清明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虽满足万物生长的需要,但也给人带来风湿之邪气,那么清明节如何正确养生呢?
一、饮食有节
1、多食柔肝食物,以清补为主,如山药、菠菜、韭菜、银耳、大枣等。
2、清明时节雨纷飞,说明多雨湿气较重,饮食选择以温胃祛湿食物为主,如白菜、萝卜、芋头等。
3、少食发物。清明之际,体内肝气达到最旺,常言道过犹不及。如果肝气过旺,会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还可造成情绪失调,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起各种疾病。
在饮食方面宜减甘增辛,少吃发物,所谓“发物”从中医角度上是指动风生痰,发毒助火助邪之品,如竹笋、海鱼、咸菜、羊肉、公鸡肉等,有慢性病老人和体弱多病者,更应少吃“生发”食物。
4、避免吃寒食。清明节很多地方还保持着寒食节的习惯,去吃一些凉的东西,在这个时节还处于乍暖还寒的时节,雨水是偏多的,因此不适宜吃这些寒食,饮食以温热为主。
5、多吃具有健脾祛湿的食材,如时令蔬菜,像白菜、萝卜、韭菜都是非常不错。
二、起居有常
春季属于“发陈”的季节,阳气上升,万物复苏,起居顺应阳气生发之性。
1、“夜卧早起”
调节睡眠节律,适应缩短睡眠时长,晚睡并不是熬夜,而是保证睡眠充足的前提下,尽量顺应春季的特点,进行睡眠养生。
- “广步于庭”
运动以助眠,人们可以趁着美好的春天,拥抱春天,能够多接触阳光,呼吸新鲜空气,顺应阳气生发。
- “赏而勿罚”
对周围事物用赞赏眼光面对,反之肝气过旺,肝火盛,容易引发情志失调,气血不畅,避免情绪不佳,进而影响睡眠。
三、运动适度、防风湿之邪
多动少静,无论外出散步、骑车,还是室内有氧运动,都能够使人感到愉悦,心情开朗,运动过程中避免汗出太过,伤阴耗阳。清明时节,气温忽冷忽热,原则上还是遵守春捂的习惯,要适当增减衣物,遵守上薄下厚的原则,宁热勿凉,从而避免风湿之邪找上门。
四、清明属暮春,春与肝相应,根据春护肝、夏养心、秋润肺、冬养肾的原则。清明时节养肝护肝是防病关键,我们应该怎么做?
1、五指梳头
头为诸阳之会,六条阳经都在头部循环而过,五指梳头正顺应阳气升发之势,有宣行郁滞疏利气血,通达阳气作用,建议每天均匀缓慢地梳头100-200次,将整个头皮都梳到。
- 艾灸
应用助阳药隔药灸,它可以助阳气升发,疏肝解郁,预防疾病,如灸气海、关元、中极 助阳气升发,灸足三里、神阙能培元固本,灸太冲、大墩、行间可助肝经气血运行。
- 足浴
足部既是足三阴经的起点,又是足三阳经的终点。睡前用温水泡脚可刺激足部穴位,促进气血运行,祛除一个冬季积在体内寒气,助养阳气,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祛除病邪的目的。如果加入独活、羌活、川穹、伸筋草、当归、鸡血藤等效果更佳,浸泡时间在二十分钟皮肤微微泛红,周身微微出汗为宜。
专家简介
何妍,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主任医师。辽宁省中医肿瘤学会理事、辽宁省中医血液病学理事、沈阳市中医协会理事、辽宁省中医评审专家。从事于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
擅长:中医心脑血管、内分泌、肿瘤治疗。善用中西医结合理论治疗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及老年病,尤其在治疗循环系统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有独到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