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健康频道 >> 北国北方名医科普专栏

气道异物梗阻现场解救方法

北国北方名医科普专栏 2023-06-09 10:06来源:北国网 作者: 编辑:王永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气道异物梗阻现场解救方法,掌握简单解救方法关键时候能救命。

  大家知道院前急救重点突出两个字,”急”-急在分秒之间,“救”-救在生死边缘。有时候生与死就在我们犹豫的一瞬间,给家庭造成无法挽回损失与痛苦。下面通过我出诊两个案例:使大家直观了解掌握急救技能重要性。

  案例一:一名脑血栓后遗症老人,当时家属给老人喂食汤圆,突然老人面色青紫,双眼圆睁,无法发声,即之意识不清。我们打电话询问病情时,家属除了哭就是一个劲催我们快来,处于慌乱中无法描述患者当时情况。当我到达急救现场时,发现患者呼吸、心跳均停止,除了进行CPR,当我用喉镜挑开口腔时发现一个汤圆完全卡在气道,随经我们全力抢救仍无法挽救老人生命,

  案列二:一名老人在家吃桃罐头,谈笑间突然双手卡住自己颈部,发出高调喉鸣音,家属一边拍背一边给我们拨打120,清晰将患者情况简要告知,我们即刻判断出异物梗阻,一面电话对家属进行现场急救指导,一面派急救车驶往现场。到达现场老人已在家属施救下将异物咳出,经检查老人已无气道梗阻症状,偶有呛咳,即刻将老人送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最终老人无大碍康复回家。

  通过案例这两名老人都是由于进食中发生气道异物梗阻。但转归结果却是不同,如果第一名家属能够保持镇静,第一时间拨打120,讲清楚患者情况,懂得一点气道异物解救方法,也许老人能够获救。

  问:什么是气道异物梗阻?

  是指外来的异物阻塞了呼吸道导致病人发生呼吸困难。完全性气道梗阻会导致病人窒息,出现呼吸骤停,不能及时解救的话,几分钟内就会导致患者死亡。而发生梗阻的位置在咽喉部及大气管,

  问:气道异物梗阻发生原因?

  老年人会厌功能差,婴幼儿会厌发育不良,年轻人在进食时总是嬉笑打闹,都有可能发生气道梗阻。

  问:它有哪些特殊表现?

  共同特点就是患者用双手卡住自己颈部,呈“V”型状。

  分为轻度气道梗阻:可以呼吸,能自主咳嗽,可发出喘鸣音

  严重气道梗阻:完全梗阻导致患者窒息,无法说话和呼吸,不能咳嗽,面色青紫,可发出高调音,甚至呼吸骤停。

  问:成人用怎样方法去解救?

  当发生气道梗阻时不要慌,首先进行识别大声询问患者是不是卡住不能呼吸了,当得到明确确认时,立刻转到患者身后,用弓箭步站稳,一只手找到患者肚脐,在肚脐上方另一只手握拳放在腹部,另一只手包住握拳手,以拳眼为中心向上向内连续冲击,当我们反复冲击无效时候,患者出现意识丧失即刻将患者安全放到地上,迅速进行心肺复苏抢救,每一次人工呼吸时都要检查口腔,明视状态下看看是否有异物,如有小心取出,如没发现人工通气2次,如此反复30:2持续心肺复苏中。

  问:儿童又如何解救?

  儿童与身材矮小幼儿,我们采取跪在患儿身后,找到肚脐在其上方腹壁的中线上两横指处,另只手拇指包在掌心握拳,拳眼对着腹部,另一只手环抱拳眼部快速连续冲击。

  问:孕妇、腹部肥胖的人如何解救?

  对于孕妇、腹部肥胖的人,腹部冲击法同样也不适用,改为胸部冲击法。具体位置在患者身后双臂从腋下穿过在双乳连线中点握拳快速冲击。

  问:解救注意事项有哪些?

  轻度梗阻的解救:让患者自发咳嗽,不对患者拍背。否则会打乱患者咳嗽节奏,使病情加重。在现场人员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将患者转送医院。

  严重气道梗阻:立即腹部冲击,在操作中我们双臂不要紧夹患者两肋骨处,会造成患者肋骨损伤。

  腹部冲击法位置不要靠近剑突,会给患者带来损伤,可能损伤肝部。

  对于腹部有伤情况下,改为背部连续拍击法。

  当患者昏迷时即刻心肺复苏,不要对患者进行其它评估,每一次呼吸都要检查口腔内是否能看看到异物。

  最后做总结:气道异物莫慌张,腹部冲击来帮助,连续冲击要用力,发生昏迷做复苏。

  邓雷,沈阳急救中心皇姑二分中心站长,副主任医师。美国心脏协会(AHA)基础、高级培训导师,国际创伤救治(ITLS)培训导师,欧洲心脏协会(ERC)初中级培训导师。

北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著名院长著名专家
健康频道-北国网

广告

  • Copyright © 2000 - 2023 www.lnd.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本网站各类信息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版权所有 北国网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21120200045
  • 沈网警备案20040201号
  • 北国网官方微信
  • 带你每天
  • “ 动 ”
  • 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