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3年开始,每年的9月10日是世界自杀预防日,国际自杀预防协会和WHO会在每年的这一天举办纪念活动,旨在提高人们的认识水平,珍惜生命,减少自杀和自杀企图,消除与自杀有关的耻辱感。
一提到自杀,大家都觉得自杀是一个沉重得话题,其实自杀不单纯是个人或社会的问题,更多的是公共卫生和心理健康领域的问题。
那么什么是自杀呢?自杀是指个体蓄意或者自愿以各种手法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一般分自杀意念、自杀未遂和成功自杀3种形态。有自杀想法但未付诸行动者,称自杀意念;有自杀举动但未导致死亡者,称自杀未遂;有自杀行为并导致死亡者,称自杀死亡;此外,有自杀想法且已准备采取行动者,称为自杀企图。
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在全球范围内,自杀是全年龄段的主要死亡原因,全世界每年至少有100万人死于自杀,每40秒就有一个人自杀身亡,而且自杀未遂的人数更为庞大,是自杀死亡人数的20-25倍。女性自杀的发生率高于男性,但男性自杀的成功率高于女性,因为男性常采取更加致命的自杀方式。
相关报道称在所有的自杀相关因素里面,超过80%的自杀者,在自杀前都存在抑郁症状。因此自杀与抑郁密切相关。所有和大家一起科普一下,什么是抑郁症?
抑郁症是最常见的精神障碍,是以情绪或心境低落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总称,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和行为改变,可伴有精神病症状,比如幻觉、妄想,有部分患者存在自伤行为,重者甚至会出现自杀。多数抑郁症患者有反的倾向复发作,其自杀率非常高,为10-15%。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指出,在全球范围内,抑郁症将成为第二大致残疾病。目前全球有3.5亿抑郁症患者。有数据显示:每10个人中就有1人饱受抑郁症的折磨,2/3的抑郁症患者有过自杀的念头,半数以上尝试过自残行为。这个触目惊心的数据无时无刻不在警示我们:抑郁症,比我们想象的更近,千万别再轻视身体的每一个求救信号。
那么为什么抑郁症想死?这就是和抑郁症的症状分不开的,抑郁症患者心境低落 ;兴趣和愉快感的丧失 ;导致劳累感增加和活动减少的精力下降 。患者的心理变化就是极度的否认自己,经常想起之前一些不愉快的事情,觉得自己对不起所有人。否定现在的自己,自我评价非常的低,觉得自己是个无能的人,工作效率非常低,浑身是病,给家人带来很大的负担。很多人在发现自己患了抑郁症以后,每天都会精神萎靡,不但给自己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还给家人带来很多苦恼。抑郁症患者还会认为将来一片灰暗,度日如年,对未来充满了绝望,觉得活着没意思,不如死了算了,因此会选择死亡来解脱。
那么我们亲朋好友发现了抑郁症要做什么?如果说,抑郁症是负性生活事件导致的,抑郁症患者遭遇了人生的挑战和困难,那么,在最困难、最痛苦的时候,他们需要亲友的理解、支持和帮助。面对亲人、友人抑郁,我们可以可以采取以下具体做法:
1 倾听和理解:尊重他们的感受,给予倾听和理解。不要轻视他们的情绪困扰,而是尝试理解他们的内心体验。
2 提供支持和鼓励: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心和支持。时刻提醒他们,他们不是孤单的,我们与他们同在。
3 鼓励寻求专业帮助:引导他们意识到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或治疗的重要性,并给予他们积极的支持和鼓励。专业的心理健康专家能够提供更深入的了解和有效的治疗方案。
4 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帮助他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困难,如协助安排医疗预约、陪同就诊等。这些实质性的支持可以减轻他们的负担,让他们感到被关爱和支持。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较快,生活压力与日俱增,人罹患精神疾病和自杀风险也在逐年上升。实际上,自杀是一种病态。有研究表明1个人的自杀至少会对6个人的生活造成影响。因此我们要对自杀保持高度的警惕。对于要自杀的人群,我们可以通过倾听的技术,从自杀者角度和理解其所认识的问题,宣泄其所压抑的情感,将生理和心理危险性尽可能降到最低。不要有漠视的心态,以积极的态度接纳他们的所有的经历和感受,不评价其是否值得赞扬或批评,帮助他们消除自卑和无助感,鼓励他们树立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如果自杀者确实有抑郁症等精神方面疾病,请尽快去正规医院接受治疗。
专家简介
胡长波 沈阳市安宁医院 物质依赖病房主任、门诊部主任、主任医师、国家级心理治疗师。从事临床工作近20年。
擅长:各类精神、心理疾病诊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模式。在精神活性物质(毒品、药品、酒精等)成瘾和戒断、分裂症、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等疾病的诊治方面有独到见解。
审稿:王会秋
校对:王松岩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