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流感、支原体感染、合胞病毒等多种呼吸道疾病流行,各种病毒细菌的叠加感染,让本该简单的疾病变得复杂。呼吸科门诊、病房人满为患,感病人数居高不下,且咳嗽症状迁延不愈,根本原因在于病原体多样,患者同时感染多种致病菌。结合现状,沈阳市中医院内科一病房,在长期的经验积累及反复的临床实践下,紧密结合中医理论,针对患者反复咳嗽,发热现象推出两个经验效方,此方治疗特点止咳化痰,并有效预防复发,在此献上此方,以解患者之所急。
一、止咳汤:
组成:桔梗 荆芥 紫苑 百部
白前 陈皮 杏仁 炙甘草
半夏 款冬花 浙贝母
症候:咳而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
证型:风邪犯肺
治则:疏风宣肺,止咳化痰
风热:加蒲公英,鱼腥草,金银花,连翘,淡豆豉 石膏 柴胡
风寒:加防风,羌活,前胡
此方出自清代名医程钟龄的《医学心悟》,经曰:“微寒微咳,寒之感也,若小寇然启门逐之去也。 ”是调理肺气止咳重要方剂,紫菀《名医别录》“味辛,无毒,主治咳唾浓血,止喘悸,五劳体虚,补不足……”味辛温发散,外解邪气,补肺止喘;百部,味甘苦平,苦降止咳,味甘润肺,两药配伍,有散有降,润而不寒,解表祛邪,润肺止咳。白前、桔梗,性平入肺,味辛甘苦。桔梗:提升肺气,排脓化痰,提壶揭盖;白前:下气止咳;一升一降,恢复肺升降功能。佐陈皮化痰除湿,荆芥散风解表,为“启门逐之去也。”甘草缓急止咳,调和药味。款冬花、浙贝母:润肺下气,止咳化痰。此方润而不腻,温而不燥,辛不过热,苦不过寒,外感初期,止咳化痰,祛邪扶正,各种病原体感染出现咳嗽者均可使用。咳嗽伴有咽痛口干、咳痰色黄、舌红苔黄者,加减应用蒲公英、鱼腥草、金银花、连翘,淡豆豉,伴有发热不退加石膏、麻黄, 有口干口苦加柴胡、黄芩;伴恶寒头痛、咳痰色白、舌红苔白加用防风,羌活,前胡。
二、方剂名称:百合固金汤
方药:白芍 百合 浙贝母 当归
地黄 桔梗 麦冬 熟地
玄参 甘草
症候:燥咳少痰,痰中带血,咽干喉痛,病后久咳长期不愈,或病后体虚的调理
证型:肺肾阴虚
治则:养阴润肺,止咳化痰
方剂介绍,百合固金汤出自明代医家周之干《慎斋遗书》,清代名医费伯雄评价:“此方金水相生,又兼养血,治肺伤咽痛者最宜”,中医肺属金,肾属水,五行生克,肾水生肺金,外感病因发热耗伤阴津,咳久伤肺,肺喜润恶燥,补肺以滋阴为主,药用百合:润肺阴、清热咳;生熟地、玄参:滋肾阴,补肾水;用麦冬养肺阴,清肺热;桔梗浙贝,宣肺气,止咳痰;白芍及当归,滋阴血,润肺燥,全方散余邪,济真阴,固肺气,外感病后期扶正补肺效专。
此上二方,应用良久,获效显著,推之于众,广济病患,以慰初衷。
单金平
主任中医师
擅长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疾病的诊治。
主治:咳嗽、哮喘、脑血栓、脑梗塞、中风后遗症、头痛、眩晕、面瘫、带状疱疹、耳鸣、耳聋、冠心病、心衰、心律失常、失眠症等疾病。
出诊时间:周二、周四、周五全天。
出诊地点:222诊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