阖家团圆,亲友相聚,是春节永远的主旋律。但却有这样一群“春节不归人”,用医者仁心书写着大大的“敬业福”。他们不分昼夜,坚守“医”线,用责任和担当守护着人民群众的平安和健康,保障24小时不间断提供优质医疗服务。他们忙碌的身影,成为节日里最温暖的风景。
“一名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32岁,CTA(CT血管造影术)检查明确大脑中动脉巨大动脉瘤……”2月9日,大年初一,下夜班刚刚到家的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外二科血管组张希阳医生,还没推开家门,就接到了医院需要紧急支援的电话。患者情况危急,时间就是生命。张希阳来不及多想,放下电话就往回赶,从大东到铁西,不到20分钟就到达了医院导管室,着手准备拆除不定时炸弹——颅内动脉瘤。
这位年轻的患者,是两个年幼孩子的母亲,在家中无诱因突发剧烈爆炸样头痛,颈部僵硬疼痛,左侧肢体活动不灵。家属立即将其送到了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急诊科。头部CT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右颞叶血肿。经验丰富的神经外二科主任张东强考虑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极有可能为右侧大脑中动脉瘤破裂导致,立即联系影像科,争分夺秒,为患者开辟绿色通道,行头部CTA检查,明确动脉瘤相关的血管情况以及毗邻关系,为“拆弹”做好完善的前期准备工作。
CTA图像
张东强主任带领介入血管组医生仔细查看CTA图像,为患者制定专属治疗方案。考虑患者年轻,大脑中动脉瘤巨大,瘤体远端多条分支,开颅夹闭动脉瘤创伤大,并发症严重,患者术后遭受的痛苦也很巨大。结合患者病情,张东强主任建议行血管内介入弹簧圈栓塞治疗,把“不定时炸弹拆除”,防止动脉瘤随时再“爆炸”出血,造成更严重的损害。
来到导管室,已经换完衣服正准备下夜班的导管室护士,再次披上“战袍”,立即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麻醉科医生迅速为患者气管插管,实施全麻,为“拆弹”保驾护航。
在张希阳医生为患者实施全脑血管照影时,发现患者的情况比想像的更复杂,因瘤体巨大且不规则,瘤壁纤薄、脆弱,甚至可以用薄如蚕翼来形容,操作过程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动脉瘤破裂再出血,诱发“炸弹”爆炸。瘤体远端多根血管,介入栓塞一旦堵塞远端血管或者诱发痉挛,患者轻则瘫痪,重则昏迷甚至死亡。“拆弹”难度之巨大,难以想象。拆弹过程一旦爆炸,造成的破坏难以估计。为了挽救这个年轻的生命,不辜负患者及家属的信任,“拆弹专家们”选择迎难而上,小心翼翼开始了“拆弹”过程。
神经外二科医生张希阳正在进行全脑血管造影
全脑血管照影显示肿瘤巨大,瘤壁薄如蚕翼
微导管置入,随着第一个弹簧圈的缓缓置入,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空气仿佛都停止了流动。照影剂注入,弹簧圈与动脉瘤轮廓高度匹配,动脉瘤形态无变化,照影剂无外渗,薄如蚕翼的动脉瘤没有破裂!紧接着,第2个,第3个……每一个弹簧圈被小心翼翼的置入到动脉瘤内,在第12个弹簧圈置入结束后,瘤体已经完全被弹簧圈填塞,动脉瘤填塞致密,远端血管血运通畅,证明手术成功。“不定时炸弹”被完美拆除,没有任何手术并发症出现,胜利的喜悦充盈在每一个医护的心里。此时“拆弹专家们”的手术衣已经完全被汗水浸透,因为每一次弹簧圈置入都需要精神高度集中,都是一种难以言表的惊心动魄。
五院神经外二科“拆弹专家们”,过去一年中已经顺利拆除十余枚威胁生命的炸弹——颅内动脉瘤。成功地挽救了一个又一个生命,拯救了一个又一个家庭。
手术结束后,患者安返病房,神志清楚。这例难度巨大的动脉瘤手术的成功,离不开每一位默默付出的医务人员,无论是神经外二科、急诊科、影像科、麻醉科还是导管室,都积极响应、火速集结,开放绿色通道,主动放弃休息。每一名医生都在全力以赴地为守护患者的健康而努力,事后他们又回到了自己的岗位,随时准备好迎接下一场挽救生命的战斗。
术后神经外二科主任查看患者情况
“医护人员从未停止过奔跑”,不论春夏秋冬,无畏风霜雨雪,总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他们始终如一地坚守在生命一线,也正是他们,用春节团圆的“缺席”,守护着人民健康和万家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