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掉入深渊,像剧烈地震,又像天地飞速旋转……动动身子晃晃脑袋就会眩晕,持续几秒就能缓解。市六院耳鼻喉科门诊主任马玉芬提示,这有可能是“耳石症”在捣鬼!什么是“耳石症”?难道是耳朵里长了“石头”吗?
一、“耳石”是耳朵里长的石头吗?
“耳石”每个人都有,它是碳酸钙结晶物,平时位于内耳里的椭圆囊斑上。椭圆囊是人体平衡器官,调节人体平衡。它与人体的肾结石、胆囊结石不同,它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
二、“耳石症”到底是个什么病?
“耳石症”也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多见于老年人及女性,有的是退行性改变引起,有的是激素水平改变引起,也受钙代谢紊乱及骨质疏松等易感因素影响。
“耳石症”的特点就是头位的改变,即头动到一定位置就会出现暂短的眩晕。也就是说,当患者躺下,床上翻身、低头、抬头时出现头晕眩晕症状,并伴有眼球震颤、恶心、呕吐等,一般持续30到60秒。静卧后上述症状逐渐消失。也有个别的出现头晕或漂浮感,持续数小时或数天。
三、“耳石症”为何能引起眩晕?
正常情况下,耳石颗粒是粘附在双耳内耳里的椭圆囊斑的耳石膜上,它参与人体的平衡感知。当一些致病因素导致耳石脱落,并且随着起、卧床等体位的改变后。原本在椭圆囊里的耳石颗粒滚进了半规管里面,导致平衡信息的感受障碍,从而引起眩晕、头晕、恶心、呕吐症状。
如何正确诊断和治疗“耳石症”是非常重要的。在排除梅尼埃病、迷路炎,颈性眩晕、中枢性眩晕等疾病后,可做手法的平衡试验也叫变位试验检查,正常人平衡试验检查时不会有眩晕等不适症状,而典型的“耳石症”患者在做此试验时会诱发强烈的眩晕和眼球震颤,以此来诊断“耳石症”。
四、“耳石症”如何治疗?
一旦明确“耳石症”诊断后,就要进行耳石复位。目前“手法复位”是“耳石症”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通过复位把脱落的耳石准确地送回到它原来的位置—椭圆囊,复位后的患者眩晕症状明显减轻,该治疗方法省时经济,效果确切,满意度高,容易被患者接受,为饱受“耳石症”困扰的患者带来了健康保障。
【本期专家】
马玉芬,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耳鼻喉科门诊主任,主任医师。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先后在北京同仁医院、上海长海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学习进修多次,辽宁省医学会耳鼻喉分会委员、沈阳市医疗专家鉴定委员会成员、沈阳医学院客座教授,曾发表国家级论文十余篇。擅长领域:耳聋耳鸣的诊断及治疗,眩晕症及耳石症诊断治疗,耳石症复位及中耳炎等耳部疾病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过敏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等鼻部疾病及咽炎、扁桃体炎、腺样体肥大等咽喉部疾病的保守治疗及内镜下微创手术方面,成功治愈数万余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