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一冷,火锅店排起长队,秋裤成了穿搭刚需,可你的血管却在悄悄进入“高压模式”。没错,脑出血这个“隐形威胁”,就爱在秋冬搞突袭——但它绝非无懈可击。10月8日是寒露节气,作为秋季第五个节气,它标志着深秋来临,气候也从凉爽逐渐转向寒冷。下面咱们就聊聊降温天里,该如何预防脑出血。
一、为啥天冷血管容易“闹脾气”?
把血管想象成一根橡皮水管:天热时通畅灵活,一到冷天,立马“性情大变”。
1.冷空气“不按常理出牌”:身体怕你受凉,会主动让血管收缩保暖。这本是保护机制,却会间接让血压“蹭蹭上涨”,对高血压人群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2. 温差大,血管“极限拉伸”:从暖气房突然走到冷风里,血管瞬间切换“紧绷模式”,血压忽高忽低,堪比坐过山车。
3. 吃得开心,血管却“累垮”:火锅、炖汤、烤肉……高盐高脂的食物虽香,却在悄悄让血管“积垢又增压”。
4. 拒绝运动,“被窝以外皆远方”:冬天里,活动减少会导致血流变慢、血压不稳,让风险直线上升。
5.年终压力大,血压也“冲业绩”:写工作总结、冲年终绩效……压力一上来,血压也跟着“内卷”,悄悄升高。
二、防“爆”指南:给血管穿件“隐形秋裤”
稳住血压,才能安稳过冬。这几招,建议您收好:
1.保暖到位,不做“冻感达人”:采用洋葱式穿搭,随温度灵活增减;用温水洗漱,别让冷水刺激血管;起床慢一点,给身体适应时间。
2. 吃对不发胖,血管没负担:盐放少一点,生活能更甜;远离油腻,青菜、鱼肉才是“血管清道夫”;烟酒适量就好,健康才是真正的“硬通货”。
3. 动起来,告别“被窝常驻民”:中午暖和时出门散散步,或在家做些室内运动——别让自己彻底“冬眠”。
4. 勤测血压,心里有底不慌:家里常备血压计,数据能直观反映身体状况,降压药千万别随便停。
5. 心态稳住,不当“暴躁星人”:听听歌、追追剧、和朋友唠唠嗑……放松心情,就是最好的“降压药”。
三、出现这些信号,别硬扛,立刻打120
1.突然剧烈头痛,像被雷劈一样。
2.头晕站不稳,感觉世界天旋地转。
3.半边身体发麻或无力,像“指挥失灵”。
4.说话含糊不清、看东西模糊。
5.意识模糊、叫不醒。
时间就是大脑,一秒都不能耽误。这个冬天,请做到:暖得聪明、吃得明白、动得规律、笑得开怀。
【本期专家】
张盼盼,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中国医科大学神经外科硕士研究生。擅长:非框架立体定向手术,脑出血微创治疗,颅脑损伤系统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