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逢盛会,枫叶飘扬迎嘉宾,为了加强区域交流,提高恶性肿瘤规范化诊疗水平,探讨最新治疗领域热点,2024年10月30日,由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主办、肿瘤内二科承办的第三届“金秋十月——沈阳肿瘤论坛”在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学术厅成功举办。会议邀请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的国内知名专家做学术报告,线下线上数百名医务人员聆听学习。
首先,由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肿瘤内二科主任肖家雯教授致开幕词:详细介绍了本次论坛的意义,希望通过专家的授课,让我们了解和掌握常见肿瘤今年的治疗进展,更好的服务于患者。
副院长王法进行致辞:“感谢各位专家的莅临,作为主管肿瘤科系的领导也特别感谢中国医大一院一直以来对五院肿瘤科系的扶持和帮助,带领和指引我们不断向前。随着五院肿瘤门诊、病房综合楼的落成使用,医院也迎来了快速发展期。在与中国医大、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深度合作过程中,我们正全力以赴,努力将五院打造成西部肿瘤防治中心。”
本次大会分别就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胃癌、肠癌的治疗进展做了主题演讲。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曲晶磊教授带来了2024年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进展,从晚期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研究进展和靶向治疗研究进展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金波教授就今年非小细胞肺癌领域5个重要研究做了详细的报告,涉及到常见靶点EGFR的奥希替尼FLAURA2研究和LAURA研究、罕见靶点ALK的洛拉替尼CROWN研究,还有双免的依沃西单抗HARMONi-2研究,以及NSCLC围术期免疫治疗的进展。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凌云教授进行了2024年小细胞肺癌治疗新进展的精彩授课,免疫治疗改变了40年来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格局,使中位总生存提升至15个月以上,今年报导的ADRIATIC研究,使免疫治疗在局限期小细胞肺癌上中位总生存延长至50个月以上,而且新靶点双抗及ADC药物也探索不止。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石晶教授讲述了2024年ESMO晚期乳腺癌新进展,除了CDK4/6抑制剂进一步拓宽了激素受体阳性患者的治疗边界,针对HR+、HER2低表达或超低表达的T-DXd以及针对HR+/HER2-的HER3-DXd都在晚期乳腺癌上崭露了头角。
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肖家雯教授对2024年晚期胃癌的治疗进展进行了探索,主要是来自于ESMO大会上的报导。新辅助治疗有4个POST,晚期一线治疗上也是4个POST的概述。
5位专家授课环节主持分别由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肿瘤内三科主任邓俭教授,放疗二科主任王力军教授,中西医结合肿瘤科主任姜奥教授担任,并进行了精彩点评。讲者准备充分,内容精彩,学术氛围浓厚,为国内、省内业界同仁奉献了一场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盛宴。学术讲课结束后,大会主席肖家雯教授做了会议总结。
未来,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将与各位专家同仁继续探讨肿瘤治疗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加强交流与协作,携手共进,共同探索肿瘤治疗新方法、共同推进肿瘤治疗新进展,各级医院通力合作,为促进沈城人民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