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导致我国心力衰竭的患病率持续升高。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晚期阶段,其中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需要长期药物治疗的慢性疾病,心衰患者除了急性发作时住院由专科医生治疗外,出院后也需要患者积极自我管理才能减少再住院率,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特别是北方寒冷的冬季即将到来,心衰患者如何做好系统自我管理就更加重要。
11月26日是全国心力衰竭日,下面就和大家聊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自我管理。
一、规范用药
规范用药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给予个体化治疗,因此不要随意改变药物剂量、种类,更不可随意停药。按时服药,避免漏服,如有漏服,切不可在下次服药时剂量加倍。如出现不良反应情况,需及时就诊。
二、体重管理
心衰患者心输出量降低,有效血容量减少,肾脏和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导致代偿性液体潴留和再分布,身体组织中液体积聚。因此体重增加是心衰的症状之一,短时间内体重增加是心衰加重的可靠指标。家庭应常备有体重秤,每日定时排空膀胱后测量体重,尤其注意3天内体重不应增加超过2kg。准备带有刻度的尿杯,明确常用饮水杯的计量,记录每日液体摄入量、尿量等,保持出入量大体平衡。
三、心率及血压监测
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服用的药物对心率及血压都有影响,建议心衰患者每日晨起后、夜间睡觉前测量血压和心率并做好记录,要求静息心率控制在55-65次/分;高血压患者可以在家自行监测血压。如血压波动过大,及时联系医生调整用药。此外,关注日常生活中有无胸闷、气促、咳嗽、咳痰、腹胀、纳差及周身乏力等自觉症状,观察颜面部及下肢有无水肿。如出现上述症状及时就医。
四、避免诱因
1.慢性心衰的患者急性加重最常见的诱因是感染,特别是呼吸道感染,应积极选用适当的抗感染治疗。
2.心律失常特别是心房颤动也是诱发心力衰竭的常见原因。
3.潜在的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也可能是心力衰竭加重的原因,应注意排查并予以纠正。
4.心理社会因素也可能导致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良,过度紧张、焦虑、抑郁的情绪可能会诱发患者心衰发作。心衰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独处。
5.保持大便通畅对于心衰患者同样非常重要,养成定时排便习惯,日常增加蔬菜、水果等膳食纤维的摄入,选用多纤维食物有助于保持大便通畅。
五、定期复查
专科医生定期对心衰患者的症状、体征、活动耐量及心衰相关指标进行评估,调整口服药物的种类、剂量,以降低患者的再住院率,同时对心衰患者服用药物后副作用的了解也是非常重要。因此,心衰患者需遵医嘱定期门诊随访。
六、合理膳食
1.心衰患者首先限制液体摄入量,这里所说的液体是包括饮水、汤、粥、蔬菜、水果中的水分,限制在1.5-2L/日。
2.低盐饮食,心衰患者易发生水钠潴留,而食盐的主要成分为钠;如果摄入的盐多,会导致水钠潴留,使血容量和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荷,诱发心衰加重。
3.吸烟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酒精会以剂量依赖和时间依赖的方式损害心脏,过度饮酒易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加重心衰。因此心衰患者必须戒烟、戒酒。
4.低脂、优质蛋白饮食,纠正营养不良、贫血,荤素搭配,每日少食多餐,不宜过饱且睡前不再进食。有研究表明,饮食不仅影响心衰的预后,营养不足也会对心衰的病理生理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长期食用高脂肪和精制碳水化合物食物,被认为是对心脏有害的饮食习惯。
七、适当运动
心衰患者适当的运动训练可以通过改善血管及骨骼肌功能增加全身摄氧量,从而改善患者预后。根据医生建议有规律地进行适度的一些心脏能够承受的、力所能及的活动,并循序渐进。如步行、骑自行车、太极拳等均是较好的有氧运动方式,但要避免剧烈的运动。运动量因人而异,一般以不诱发心慌、气短、胸闷等症状为宜,避免劳累。
总之,心衰是一种可对患者身心造成严重伤害的疾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并具有较高的再住院率和死亡率,一定要做好规律口服药物、自我管理和对病情的监测,避免各种诱因,合理膳食,适当运动,定期到心血管内科随诊。
医生简介:姚宇,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心内二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沈阳医学院兼职教授。熟练掌握心内科常见病的诊治,对于心内科的少见病有独特见解。擅长:动态心电图及起搏器心电图的分析,较熟练掌握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