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短,夜晚最长,标志着寒冬的正式来临,是养生的重要时节。中医认为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此时阴气盛极而衰,阳气开始萌芽。人体的阳气也同样处于“潜藏”状态,新陈代谢相对缓慢。因此,冬至养生的重点在于“藏”,要顺应自然,可以配合艾灸、拔罐、针灸等中医理疗方法调整阴阳平衡,增强体质,抵御严寒。
艾灸在冬至养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冬至时,阳气初生,艾灸的温热之力能够激发和补充人体的阳气。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艾灸,可以达到温通经络、调和气血、散寒除湿的作用,可以为身体储存阳气,抵御冬天的寒冷。
拔罐也是冬至常见的中医理疗方式之一。冬季人体的新陈代谢减缓,寒湿之气容易积聚。拔罐可以疏通经络、逐寒祛湿。在背部经络进行闪罐、走罐、留罐等,调节脏腑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同时,对于因受寒引起的肌肉酸痛、关节疼痛等症状,也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针灸呢,是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人体的气血和脏腑功能。冬至时节,针灸可以帮助调整阴阳平衡,预防疾病的发生,增强体抗力,改善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
除了上述的理疗方式,冬至养生还应结合饮食、起居和情志调节。在饮食上多吃温热、滋补的食物,如羊肉、核桃、栗子等,补充营养,滋养阳气。起居上继续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的潜藏和阴精的蓄积。在情志方面保持心情平和,避免情绪大幅度波动,使身体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为新的一年储备足够的能量,保持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精神状态。让我们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用中医的智慧呵护自己的身体,迎接春天的到来。
专家简介:
陈建荣: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中医康复治疗中心副主任,副主任中医师。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医学心理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从事中医精神心理科临床工作10余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调节夜寐不安,情志不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