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7日是世界第五个防范流行病国际日。联合国大会在2020年12月初宣布,将每年的12月27日定为防范流行病国际日,以宣传预防、准备并建立应对流行病方法的重要性。
一、古人怎么认识流行病
在中国传统医学中,流行病被称为“瘟疫”或“时行病”,其理论基础来源于《伤寒论》等经典医书。
根据中医理论,流行病多由外感六淫引起,这些因素在特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疠气,即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原体。中医认为流行病的发生往往与季节有关,因此,预防和治疗流行病需要结合天人合一的思想,顺应四时变化,调整生活作息,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二、中医应对流行病的智慧
在中医理论中,流行病的预防不仅仅依赖于药物治疗,更强调通过多种非药物疗法和生活习惯来增强人体正气,抵御外邪。
1. 针灸
原理与作用:针灸是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调节人体经络气血的运行,促进免疫系统的功能。
足三里: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黄帝内经灵枢·五邪》:“阴阳俱有余,若俱不足,则有寒有热,皆调于三里。”足三里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传统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合谷: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当第二掌骨挠侧的中点处;合谷穴常用于缓解头痛、牙痛等症状,同时也有助于疏通经络,增强抵抗力。
曲池:肘区,在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处;曲池穴有助于清热解毒、疏风散热,特别适合在流感季节使用,以预防因风热引起的疾病。
2. 艾灸
关元: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关元穴是任脉上的重要穴位,具有培元固本、调和阴阳的作用。艾灸关元可以帮助补充元气,增强体质,特别适合体质偏寒的人群。
神阙:即肚脐,位于腹中部,脐中央。神阙穴是人体的“生命之门”,艾灸此穴可以调节全身的气血运行,改善消化系统功能,增强免疫力。
命门:位于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命门穴是督脉上的关键穴位,艾灸命门可以强壮肾阳,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尤其适用于老年人或体质虚弱者。
3. 香囊
苍术、白芷、菖蒲、藿香:这些药材具有芳香化湿、辟秽解毒的功效,适合在夏季使用,防止暑湿病的发生。
丁香、肉桂、细辛、冰片:这些药材性温热,能够温通经络、散寒止痛,适合在冬季使用,预防寒邪侵袭。
制作与使用方法:
将上述药材按一定比例混合研磨成粉末,装入布袋中,缝合成小香囊。可以将香囊佩戴在胸前或挂在房间内,特别是在流感高发期,可以在办公室、教室等公共场所放置几个香囊,帮助净化空气,减少病毒传播的机会。
4. 代茶饮
金银花茶:金银花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作用,适合在流感高发期饮用,以预防病毒感染。
黄芪枸杞茶:黄芪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的作用,枸杞则能滋补肝肾、明目,两者结合可以增强免疫力,特别适合体质虚弱、容易疲劳的人群。
三、流行病日常预防保健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1)规律作息: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恢复体力,增强免疫力。
(2)适度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健身方法,既能锻炼身体,又能调和气血。
(3)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戴口罩、避免接触病人及其分泌物等,都是简单而有效的预防措施。
2.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可以有效地预防某些特定类型的流行病,如流感、麻疹、乙肝等,是保护自己和他人健康的有力武器。
中医在流行病的预防方面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通过综合运用这些传统疗法,并结合现代科学的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流行病的挑战,维护自身和家人的健康。
【本期专家】
王琛琛,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沈阳市最佳青年医生,沈阳市青年岗位能手,中医学硕士,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擅长脑卒中、脑外伤、脊髓损伤等疾病的运动、言语、吞咽、认知障碍和面瘫,颈、肩、腰、腿痛,骨折及术后疼痛、关节僵硬的康复治疗。具备小儿推拿及产后康复指导的能力。
王晓鹏,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康复病房,中医内科学硕士,住院医师。擅长针灸治疗脑梗塞恢复期,带状疱疹、头晕、头痛、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等疾病。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