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至,昼夜均,阴阳平。在这个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时节,中医康复之道,讲究顺应自然,平衡阴阳,让身体与大自然同频共振,重焕健康活力。
在中医理论中,春分是调理身体的关键节点,阳气上升,阴气下降,人体内的阴阳二气也需达到平衡。通过科学的中医康复方法,可以调和脏腑功能,促进气血循环,增强免疫力,让身体在春季焕发新的活力。
一、饮食调养,平衡阴阳:春分时节,饮食宜清淡,多吃时令果蔬,如韭菜、香椿、草莓等,以助阳生长,滋养肝肺。同时,要避免过量食用大热或寒凉的食物,保持饮食的寒热均衡,可食用辛温的葱、姜、蒜调味,以驱散体内寒气,温补阳气。春季易患过敏性疾病,常见的如花粉过敏,中医建议可以多吃些具有抗过敏作用的食物,如蜂蜜、柠檬等,能缓解过敏反应。同时,避免食用易引发过敏的食物,如海鲜、坚果等。
二、适度春捂,保暖防寒:尽管春分后天气逐渐转暖,但气温变化大,尤其是早晚温差明显。中医建议“春捂秋冻”,适度增添衣物,特别是注意下肢和脚部的保暖,避免寒从脚起,影响身体健康。对于春季易发的感冒,中医方法强调要注重保暖,尤其是背部和腹部的保暖。可以适当饮用生姜红糖水,驱寒暖身,预防感冒。
三、合理锻炼,增强体质:风和日丽的春日,是进行户外锻炼的好时机。选择散步、慢跑、太极等温和的运动方式,可以增强免疫力,促进气血循环,使人体阳气得以升发,适应气候变化。对于关节疼痛的患者,春季可以通过打太极拳、练八段锦等舒缓的运动来促进关节的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同时也要注意避免过度运动和关节受凉。
四、精神调养,心平气和:春分时节,精神调养尤为重要。应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可以与亲朋好友结伴郊游,赏花观景,有利于肝气的疏泄,舒缓压力,使身心愉悦。对于春季情绪波动较大的人群,中医建议可以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来调节情绪,保持心态平和。同时,可以多参加一些户外活动,亲近大自然,有助于稳定情绪。
五、特色疗法,助力康复:中医康复还包含诸多特色疗法,如针灸、推拿、药膳等。针灸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推拿能够放松肌肉,缓解疲劳;药膳则结合中药与食材,达到滋补身体、预防疾病的效果。对于春季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如咳嗽、哮喘等,中医康复推荐针灸疗法,可以刺激肺经上的穴位,如肺俞穴、太渊穴等,增强肺部功能,缓解咳嗽和哮喘症状。同时,药膳方面可以选用百合、银耳等食材煲汤,润肺止咳。
春分时节,遵循中医传统康复理论,让身体在阴阳平衡中恢复健康,迎接美好的春天,开启新一年的养生之旅。
【本期专家】
荆龙,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康复医学中心,主治医师, 中医学硕士,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
专业擅长:临床中擅长运用针灸、刃针、针刀、浮针治疗疾病:颈肩腰腿疼、滑膜炎、肢体不利、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