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肝门部胆管癌作为一种极为凶险的疾病,5年总生存率不超过25%。近日,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沈阳市肝胆外科医院)成功实施一例腹腔镜下联合肝右动脉重建的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外科团队克服重重困难,以微创技术完整切除病灶,精准吻合肝门部重要细微血管,兼顾安全和疗效,为患者保住了生命的希望。
肝门部胆管癌主要表现为皮肤及巩膜的黄染,而根治性手术切除是首选治疗方式。皮肤巩膜发黄持续半个月的耿先生,在市六院就诊期间不幸查出了肝门部胆管癌BismuthⅡ型,肿瘤包绕肝右动脉,情况危急。同时,他的肝脏功能受损严重,化验总胆红素360umol/L,直接胆红素315umol/L,高出正常数值近20倍,无法满足立即手术的要求。
经过MDT(多学科诊疗)讨论,治疗团队为耿先生制定了先行PTCD(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减黄,待肝脏功能满足要求后,再择机实施3D腹腔镜下根治手术的计划。经过十多天的前期治疗,耿先生的肝脏功能终于恢复到了可以手术的程度。
▲患者术前影像,可见肿瘤与肝右动脉关系紧密
然而,肿瘤包绕肝右动脉的事实仍旧存在,这给术中操作增加了不确定性,为此治疗团队再次进行讨论,系统评估病情,敲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手术中,正如先前评估的一样,通过3D腹腔镜,主刀的徐进院长发现肿瘤与肝右动脉关系十分紧密,已无法完全分离,需要将被侵犯的肝右动脉与肿瘤一同切除,这就涉及到了要把无肿瘤侵犯的远近两端肝右动脉进行吻合的问题。
由于肝右动脉的内径仅有2-3mm,大约两根针的粗细,因此吻合难度非常高。一旦操作不当造成血管狭窄,很有可能形成血栓,导致血管闭塞,再次损伤肝脏功能。而要在腹腔镜下完成吻合操作,更是难上加难,可以说是对术者技术和经验的巨大考验,手术室的气氛一下子紧张到了极点。面对棘手的情况,团队成员默契配合、稳如磐石,一针一线细致地将血管两端进行缝合。当松开血管阻断钳,看到血管接通,宣告吻合成功的一刻,大家紧绷的神经才终于放松下来。
术后,耿先生复查腹部超声,提示重建的右肝动脉血流通畅。在医护团队的专业护理下,耿先生恢复迅速,第二天便能离床活动了。
从命悬一线到再现生机,市六院外科团队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也巩固了医院作为沈阳市肝胆外科医院、沈阳市肝癌诊治中心、沈阳市胰腺疾病诊治中心在肝胆胰腺外科领域的领先地位,于毫厘之间尽显医者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