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五院手外一科用高超的技术使我双手重获新生!”这是近日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手外一科病房一位患者的肺腑之言。
46岁的赵先生是一位黑龙江大庆市的患者,8年前他就发现自己的双手掌心出现了几个大小不一的疙瘩,童年在农村长大的赵先生有着农村人坚强朴实的性格,加上这几个疙瘩不痛不痒,也不耽误工作生活,他便没有在意。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双手的疙瘩越来越多,并且逐渐联合成了条索状的疙瘩,手掌和手指也慢慢的出现了打不开,伸不直的情况,2年前,他开始四处求医,可由于当地的医疗水平有限,均没有给出及时准确的诊疗,病情逐渐加重,由于双手无法伸直,赵先生的生活和工作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更可怕的是,赵先生发现右脚底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痛苦不堪的赵先生和家属再次求医,这次得到的结论让赵先生震惊和失望,他得的病叫掌腱膜挛缩,因为病程拖延过长,即使到治疗可能也无法恢复功能,一时间懊悔失望的心情涌上心头,对生活的憧憬和希望也全部破灭。
在得知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手外一科在掌腱膜挛缩治疗上技术成熟后,抱着一丝希望,赵先生和家人踏上了来沈的求医之旅,到了五院后,手外一科戴滨主任经过详细的查体后对赵先生说:“别灰心,有办法!”在戴滨主任的安排下赵先生很快办理了住院手续,由于患者病症迁延年头长,受累的部位多,手术过程复杂、多变,为保证万无一失,戴滨主任和医护人员制定了详细缜密的治疗方案。术中在显微镜下切除挛缩的掌腱膜,松解粘连的韧带,缺损的创面用多处的Z字形皮瓣覆盖。每一项繁琐的操作对医生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术后的护理也是难点,稍有不慎就会出现皮瓣坏死,造成手术失败的后果。
压力往往也是动力,手外一科的医护突破自我,迎难而上,在将近7个小时的手术后,赵先生被送回了病房,手术室门口,疲惫的戴滨主任告诉家属:“手术很成功!”一时间患者家属激动不已,纷纷向主任致谢,喜悦的泪水挂在脸上,和戴滨主任脸上的汗水交相辉映……
回到病房中,赵先生得到了精心的护理,双手和右足的伤口也在快速的愈合,欢声笑语经常出现在病房里。每次问赵先生为什么这么开心,不善言辞的他都会举起双手,竖起朴实的大拇指,露出满脸的笑容。
在手外科没有惊天动地的生死救援,只有显微镜下无声的缝合,一条条血管,一根根手指,一个个手掌,一条条臂膀,都是他们想要守护的“战果”,也是他们为之奋斗的“战场”。面对艰险和挑战,五院手外一科将心怀信仰,继续勇往直前,一如既往的为广大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