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癌色变的今天,很多女性会看到报告单上的子宫肌瘤就会和癌联想起来。到底癌和瘤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是不是都需要一刀切?姐妹朋友们请莫慌张,大可不必谈“瘤”色变。3月8日是国际妇女节,在这个关于女性的特殊日子里,让我们帮助女性正确认识子宫肌瘤,了解最关心的相关问题。
一、子宫肌瘤是什么?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它的全名是子宫平滑肌瘤,由子宫平滑肌和结缔组织组成。
二、子宫肌瘤高发人群有哪些?
30岁—50岁的妇女。
三、子宫肌瘤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临床上多认为跟女性的性激素相关。肌瘤组织局部对雌激素的高敏感性是肌瘤发生的重要原因。此外还跟孕激素有一定的关系。
四、肌瘤分哪几类?
按照肌瘤和子宫肌壁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类: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和黏膜下肌瘤。
五、子宫肌瘤发病部位不同症状有哪些?
1.发生在子宫底部浆膜层下的子宫肌瘤,若不是很大,几乎没有任何症状。
2.发生在黏膜下的子宫肌瘤,可引发内膜炎,出现月经异常。
3.发生在子宫颈的子宫肌瘤,可引发膀胱、直肠的压迫症状。
六、子宫肌瘤究竟用不用做手术?
子宫肌瘤自绝于月经。其实,子宫肌瘤既然跟激素相关,那么随着绝经期的到来,大部分肌瘤就会自绝于月经。所以,没有症状的小肌瘤一般不需要治疗,尤其是临近绝经期的妇女,做好随访、安心等待,让它“自灭”就可以了。
七、药物治疗包括哪些?
如果出现了症状,那就需要治疗。临近绝经期,或者身体状态不好,不适合手术,可以考虑药物治疗。
常用的药物是通过模拟身体的绝经期状态,降低雌激素、孕激素的水平,让肌瘤提前遭遇绝经期,从而抑制肌瘤生长,使其萎缩。
注意:停药后,激素逐步恢复正常水平,肌瘤有可能会卷土重来。
八、以下情况需要进行手术切除:
1.肌瘤直径超过5厘米或子宫部体积比3个月怀孕的子宫还大,这时需要手术治疗。
2.肌瘤处于特殊位置,会引起一些压迫症状(如排尿或排便困难、牵扯痛、尿频尿急等)。
3.肌瘤长在粘膜下,引起月经过多甚至严重贫血时。
4.肌瘤短时间内迅速增大。
5.药物治疗无效。手术方式可以分为单纯的肌瘤切除术和子宫切除术。没有生育要求或者怀疑有恶变的,可以考虑后者,可以说是真正的“斩草除根”。
九、如何预防子宫肌瘤的发生呢?
1.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例如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散步、瑜伽、游泳等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调节体内激素水平,同时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压力过大。
2.合理饮食:饮食均衡营养,避免因微量元素摄取不足或吸收障碍导致子宫肌瘤复发。多吃蔬菜、水果,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避免肥胖;避免食用蜂王浆、雪蛤等含有雌激素的食物和保健品。
3.自我调节:子宫肌瘤的发生与女性负面情绪有直接关联。因此学会自我调节,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不良生活情绪对自己的影响。
4.注意避孕,严防人流伤害:子宫肌瘤的发生与人流次数呈正相关性,采取积极有效的避孕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5.注意月经期卫生保健:在月经期,要保持外阴清洁,避免经期同房。
6.适当运动: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功能与抗病能力。
7.定期复查:子宫肌瘤多数无症状表现,应定期到正规医院进行妇科检查和超声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发现子宫肌瘤及早采取治疗措施。
【专家简介】
徐俊萍,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妇科微创肿瘤病房主治医师。熟练掌握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及危急重症患者的抢救,擅长妇科肿瘤、阴道炎、月经不调、盆腔炎、宫颈炎等妇科常见病 、多发病的诊治,熟练掌握宮、腹腔镜,阴式等微创手术,如腹腔镜子宫肌瘤核除术、卵巢囊肿剥除术、异位妊娠等各类妇科手术,宫腔镜下子宫黏膜肌瘤电切术、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宫腔镜下取环术,宫颈锥切术、人工流产术。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