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世界房颤日,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心内三科的专家团队带着温暖与专业,深入铁西区南十社区中心,为居民们带来了一场主题为“倾听心声,认识心房颤动”的科普盛宴,将守护心脏健康的钥匙直接交到了居民手中。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但它的隐匿性不容忽视。”活动伊始,心内三科副主任医师宗娇娥的开场白直指核心。她通过浅显的语言揭示房颤的本质——心房不再规律跳动,如同“颤抖的心”,这不仅产生心悸、乏力,更可怕的是导致血液淤积形成血栓,心梗、脑梗风险陡增5倍以上。她强调,许多房颤患者症状轻微甚至毫无察觉,定期检查脉搏和心电图是揪出这个“沉默杀手”的关键。
专家讲座环节,心内三科医师闫钰借助图文并茂的PPT,将复杂的医学知识层层剖析。她从房颤的典型信号(心慌、气短、头晕)讲到精准诊断方法(心电图、动态监测),再深入到科学应对策略。在预防方面,她详细列出可控风险因素:积极管理高血压、糖尿病,戒烟限酒,健康饮食与规律运动是稳固心房跳动的基石。治疗策略则清晰呈现“药物控制心率与预防血栓”和“导管消融、左心耳封堵术”两条不同路径,强调抗凝治疗预防脑梗的核心地位及规范用药的重要性。居民们频频点头,专注的神情透露出对健康的渴望。
随后的互动咨询区成为最热闹的所在。心内三科的医生们被热情的居民围住。“我偶尔心慌,需要检查吗?”“吃抗凝药要注意啥?”面对一个个具体而关切的问题,专家们耐心倾听,细致解答,结合个体情况给出初步判断和建议。一位年近七旬的老奶奶拿着自己的体检报告,忧心忡忡地咨询。心内三科宗医生仔细查看后,不仅解释了报告中与房颤相关的指标,更温和地安抚了她的焦虑,并建议她到医院进一步检查确认。老奶奶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听医生这么一说,我心里踏实多了!”
活动尾声,医护人员还贴心安排了免费房颤风险筛查。通过简单便捷的血压测量和脉搏触诊,让居民对自己的心脏状况有了初步了解,也将“早发现、早干预”的理念深植人心。
此次心内三科世界房颤日社区行,是市五院将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主动延伸健康服务的生动实践。通过面对面的科普宣讲与零距离的贴心服务,科室专家团队不仅驱散了居民心中对房颤的迷雾,更在他们心中筑起了“主动关注、积极预防、科学应对”的心房健康长城。这颗“不再颤抖的心”,不仅属于个人,更将汇聚成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磅礴力量——让每一次心跳都安稳,让每一份健康都扎根于社区的沃土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