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沈阳市心理健康服务中心选派资深专家柴森主任前往鲁迅美术学院,为该校辅导员们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得‘法’”的专题讲座,旨在开展“普及健康知识,共创健康沈阳”,提升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携手助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在讲座的开始,专家通过一系列真实的案例,生动地展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引发了辅导员们的高度关注。她指出,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和学业压力的增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如焦虑、抑郁、强迫症状等心理问题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这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业和生活,也对他们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潜在的威胁。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升辅导员的心理健康辅导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在讲座中,专家深入讲解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强调其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预防心理问题以及提高应对能力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她提到,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心理健康已成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可以掌握有效的心理调适技巧,更好地认识自我,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针对校园心理健康服务与法律责任,专家详细介绍了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如《精神卫生法》《高等教育法》等,以及这些法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作用。她指出,法律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了明确的权益保障,包括隐私权、知情权、求助权等,同时也规范了教育机构和教育者的职责和义务。在校园心理危机干预方面,强调了建立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和明确各方法律责任的重要性,确保在危机发生时能够依法依规、迅速有效地进行干预。
讲座还特别关注了家长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职责,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家长应科学合理地教育孩子,给予孩子足够的情感支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并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柴主任提到,当学生因严重心理问题造成人身伤害时,学校和家长应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这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在讲座的尾声,专家针对辅导员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和深入的讨论,辅导员们对如何有效识别和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获得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鲁迅美术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讲座是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学校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不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本次讲座的成功举办,不仅为鲁迅美术学院的辅导员们提供了宝贵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更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推进打下了稳固基础。日后,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将持续发挥其专业特长,为更多学校和学生提供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支持与服务,共同助力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