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浪滚滚,蝉鸣聒噪,一年中最酷热、最潮湿的节气—大暑到来了,此时“桑拿天”成为常态。在此时节里,暑湿二邪,和而为病,侵袭人体,使人出现烦躁、失眠、口中黏腻、头晕脑胀、食欲不振、肢体困重等症状,甚至旧病复发。因此,大暑时节科学防暑除湿做好以下三忌、三宜,才能迎战大暑“烤”验。
一、三忌
1、忌食肥甘厚腻食物:肥甘厚腻食物会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导致湿浊滞留体内,形成痰湿体质,阻碍气血运行,代谢废物堆积,使人感到肢体困重、口中黏腻、头昏头胀、大便黏腻等不适。
2、忌贪凉:夏日酷暑难耐,必然要采取一些防暑措施,难免会进食寒凉食物、吹空调、冲凉等以解暑,但无节制地吃雪糕、喝冷饮、大量进食生冷瓜果,长时间对着空调吹,运动后立即冲凉,均可损伤脾胃阳气,使人出现精神萎靡、身体畏寒、腹痛腹泻等症状,寒湿之邪还可潜藏体内致秋季发病。
3、忌过补:大暑时节前后湿气重,会影响人体脾胃的运化,若过度进补不能使食物转化为精微物质被人体吸收,反而会加重脾胃负担。

二、三宜
1、宜清淡、均衡膳食:大暑时节,肠胃的消化功能较薄弱,故应清淡饮食,为保证营养充足还需均衡饮食。可适当多食些清热、利湿、健脾、养阴的食物,如莲子、百合、荷叶、绿豆、薏苡仁、冬瓜、西瓜等。
2、宜除湿:大暑时节,暑湿邪气盛,防暑的同时需注意除湿,虽然此时节暑湿致使人体困乏,但也需适当运动以排除湿气,尽量在早晚温度较低时,进行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强度适中的“慢”运动,避免大汗淋漓而耗气伤津,运动过后适当饮用温开水。睡前用温水泡脚,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湿气排出,易助于睡眠。
3、宜防情绪中暑:大暑时节酷暑难耐,人难免会出现心烦意乱、情绪低落等不适感,也被称为“情绪中暑”。“情绪中暑”对人体危害极大,尤其老年体弱者,情绪过激会导致心脏病、血压升高、脑血管病等,严重者可能发生猝死。正如古语:“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故应保持心神宁静,尽量做到“心静自然凉”。
作者:韩红
来源: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