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正当时,气温不断攀升,据统计,夏季泌尿系结石就诊量比其它季节高出30%~50%。它就像盛夏里的“隐形刺客”,来得突然,疼得要命。
一、为什么夏季高温容易“长石头”
1.出汗多→尿量少
气温升高10℃,肾结石发病风险显著增高。高温下,成年人一天可经皮肤丢失水分1~2L,若补液不足,尿量骤减,尿液浓缩,钙、草酸、尿酸等溶质更容易“抱团”析出结晶。
2.维生素D过量
日照时间长,皮肤合成维生素D增多,可促进肠道吸收钙,也使尿钙排泄增加,为结石提供了“原料”。
3.饮料代替水
冰啤酒、碳酸饮料、奶茶成为“夏日三件套”,但其中的果糖、磷酸盐会升高尿钙、尿尿酸;碳酸类饮料降低尿pH,更易形成草酸钙结石。
4.夜宵高嘌呤
烧烤、海鲜配啤酒,嘌呤摄入过多,尿酸排泄骤增,形成尿酸结石的风险随之升高。
二、结石“警报”症状
1.腰部或下腹突发绞痛,可向腹股沟放射。
2.恶心、呕吐、大汗淋漓。
3.血尿或尿色浑浊。
4.尿频、尿急、排尿中。
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应刻就医,排除结石梗阻、感染或肾功能损害。
三、防石四大核心措施
1.喝够水——最简单也最有效。
目标:保持尿量 ≥ 2 L/天。
方法:随身携带 500 mL 水杯,少量多次进行饮水;户外工作者每 30 分钟饮水 100 mL。忌“一次灌 1 L”,否则很快随汗液蒸发,达不到稀释尿液的目的。
2.会选水——白开水最佳。
避免把含糖饮料、啤酒当水喝。若出汗量极大,可在1 L 白开水中加入 1~2 g 食盐和少许柠檬片,自制“低糖电解质水”。
3.管住嘴——因“石”制宜。
• 草酸钙结石:少菠菜、苋菜、巧克力、浓茶。
• 尿酸结石:忌动物内脏、浓肉汤、海鲜;适量喝牛奶、吃鸡蛋,碱化尿液。
• 磷酸钙结石:控制高盐、高磷加工食品。
4.勤运动——小结石自己“跑”
跳绳、慢跑、爬楼梯等垂直震动运动,可帮助 ≤ 5 mm 的结石排出;久坐族每小时起身活动 5 分钟,既防石又防静脉血栓。
四、高危人群请提前筛查
• 既往有结石史
• 痛风或高尿酸血症
• 长期户外/高温作业者
• 反复尿路感染者
建议每年一次泌尿系超声+尿常规,必要时做结石成分分析,指导个体化饮食。
五、结石不是“忍忍就过去”
结石梗阻可在一夜之间造成肾积水、肾功能衰竭;感染扩散可引发脓毒血症。若突发剧烈腰痛伴发热,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到正规医院泌尿外科或急诊就诊,不要自行服用止痛药“硬扛”。
夏季泌尿系结石高发,本质是“水少、汗多、尿浓”三件事。只要牢记:足量饮水、科学饮食、适量运动、定期体检,就能把这块“疯狂的石头”拒之门外。愿大家都能安然度过一个无痛的夏天!
来源:沈阳急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