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5日18时44分,夕阳的余晖尚未褪尽,沈阳急救中心大东第一分中心施淼急救小组的急救铃声骤然响起!辖区内一位长期卧床的患者突发急症,呼吸急促、面色青紫,生命危在旦夕!
时间就是生命!施淼急救小组闻令即动。在救护车上,第一时间通过车载电话与焦急万分的家属取得联系。他一面沉着冷静地询问患者实时状况,一面清晰果断地指导家属进行必要的紧急处置措施,为后续抢救争取每一秒先机。与此同时,经验丰富的驾驶员谭哲紧握方向盘,在晚高峰的车流中开辟出一条“生命通道”。从接到指令到抵达现场,仅仅“四分钟”!为后续的生死营救奠定了至关重要的基础。
然而,现场情况更为复杂。患者已意识丧失,呼吸停止!检查结果令人心悬:双侧瞳孔散大(直径约3.0mm)且对光反射消失,颈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
没有丝毫犹豫,施淼医生迅速将患者置于硬质平面,摆放复苏体位。“持续高质量胸外心脏按压!”施淼医生的指令坚定有力,持续的按压成为维持生命循环的关键动力,“开放气道,清理口腔分泌物!”“球囊面罩辅助呼吸!”“建立静脉通道,静推肾上腺素1mg!”急救护士精准操作,急救药物迅速注入患者体内。气管插管迅速完成,“连接复苏泵进行更精准的机械胸外按压,确保按压质量和深度。”
在施淼医生清晰、果断、一条接一条的医嘱指挥下,急救小组的每一位成员都如同精密的齿轮,紧张而高效地运转着,每一个动作都精准到位,每一项操作都争分夺秒。胸外按压的节奏声、呼吸球囊的挤压声、仪器提示音与医生沉稳的指令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与死神抗争的生命交响。
汗水浸湿了急救人员的衣衫,但他们无暇顾及。在持续不懈的心肺复苏和高级生命支持下,患者的心电监护上,始终维持着宝贵的逸搏心律!
考虑到患者病情危重且需持续高级生命支持,急救小组在家属充分了解情况后,尊重家属意愿,将患者火速转送至就近医院,救护车再次疾驰,无缝衔接生命的接力棒。
从出警、途中指导到现场高效精准的高级生命支持,再到安全转运、生命接力,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急救人员对生命的敬畏与守护。正是这份争分夺秒的坚持和永不放弃的信念,在危急关头为患者撬开了生还的希望之门,也为一个家庭守护住了团圆的可能。向与时间赛跑的沈阳急救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