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高校教师心理关怀工作,提高教师心理韧性与职业满足感,近期,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沈阳市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特委派院内资深专家闫凤娟主任到访沈阳药科大学,为该校教职工开展了名为《新时代高校教师心理韧性强化——压力应对与乐观心态塑造》的专题培训,闫主任通过生动鲜活的实例和切实可行的方法,指导教师们科学地看待压力,掌握将压力转化为动力的技巧,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有效提升教师们的心理调节能力。
讲座开始前,沈阳药科大学的相关负责人对闫凤娟主任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并强调:“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关乎个人幸福,更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此次讲座是学校深入推进‘幸福沈药’建设的重要举措,期望通过专业指导,帮助老师们科学减压、蓄力前行。”
闫主任从事精神心理工作近30年,在抑郁障碍、双相情感障碍及青少年心理咨询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讲座中,她针对高校教师常见的科研压力、教学评价、角色冲突等现实问题,以翔实的数据、生动的案例和互动体验,为在场教师带来了一场“干货满满”的“心灵盛宴”。她首先以“人的一生有四分之一时间受情绪困扰”为切入点,剖析高校教师常见的压力来源,并指出“亚健康状态与精神障碍之间并无绝对边界,关键在于及时识别与科学干预”。闫主任通过“奥黛丽·赫本、林肯、海明威”等名人故事,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心理复原力的重要性。
在讲座现场,闫主任示范呼吸放松法、舌尖法、扩展法等即时有效的减压技巧,带领老师们进行沉浸式体验。针对高校教师工作特点,她还特别介绍了“颜色鲜艳的服饰”“定期变换办公桌”“音乐处方”等生活化、可操作的小妙招,鼓励大家通过“微改变”实现“大不同”。
“原来总觉得压力只能靠硬扛,今天才知道有这么多科学方法可以自助。”讲座结束后,学院的教师感慨地说,“闫主任的分享既有高度又接地气,让我学会了如何与压力‘做朋友’,今后会以更积极的心态去工作和生活。”
闫主任的分享不仅让老师们深刻认识到心理复原力的重要性,还掌握了一系列实用的情绪管理技巧。这些科学的方法不仅能够有效缓解老师们的工作压力,提升个人幸福感,还能促使他们在教学科研工作中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心态应对挑战。此次讲座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为沈阳药科大学的老师们带来了一场及时雨,滋润了他们的心田。未来,沈阳市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将持续整合优质专家资源,为驻沈高校教师量身定制心理支持方案,助力打造“健康沈阳、幸福教育”的亮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