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沈阳急救中心大东第二分中心赵晓东急救小组在出诊返回途中,接到120指挥中心指令,辖区内发生交通肇事,有人受伤,需立即前往救治。
急救小组以最快速度到达现场后,眼前的景象令所有在场人员感到揪心:一名大约40岁左右中年男性仰卧于两辆车辆之间,面色苍白,查体:颈动脉搏动消失,胸廓无起伏,意识丧失,呼吸,心搏停止。
时间就是生命,由于伤者所处空间狭小,赵晓东医生一边开展心肺复苏,一遍协调在场的消防队员挪动车辆,后将伤者搬抬至路边接续心肺复苏位。展开抢救:解开伤者衣领保持气道畅通,清除口腔异物,赵晓东医师跪在马路边开始胸外心脏按压,同时迅速对护士韩冬梅以及担架员刘帆,王峰下达指令:立即开通静脉通路,连接心电监护,注入血管活性药物,面罩简易呼吸器辅助通气等,“一,二,三,四……”标准规范的按压让伤者胸廓随之起伏,每一次的按压都在为停滞的心脏传递微弱的动力,试图唤醒沉寂的生命。然而心电监护仪上依然是一条平直的线,急救小组依然没有放弃,边抢救边向急救车转运,拟转运至就近,有救治能力的医院。此时伤者状况仍不乐观,血氧饱和度测不出,血压测不出,逸搏心律,持续胸外心脏按压的同时,赵晓东医师果断沉稳地为伤者行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辅助通气,改善氧合,十分钟过去了,监护仪上仍然没有自主心律,“继续!”医生的指令沉稳有力。十二分钟,当又一轮胸外按压结束时,监护仪突然传来“嘀,嘀”的微弱声响——心律出现了!急救人员立即触摸伤者颈动脉,清晰的搏动传来,此刻血氧饱和度已达到70%,血压上升至120/70mmhg,心率:160次/分。“自主循环恢复!生命体征恢复!”急救车舱内爆发出压抑不住的低呼,汗水早已浸湿了每名团队成员的衣衫,紧绷的空气终于有了一丝松动。随后,伤者被迅速转运至医院,接受进一步救治。
交通肇事常伴随剧烈撞击、碾压,易导致驾驶员或乘客心跳呼吸骤停,此时4-6分钟的“黄金抢救期”是生命逆转的关键。交通肇事中的心肺复苏,每一次标准的按压、每一次有效的吹气,都在为伤者延续生命。发生意外时请记住:在专业救援到来前,您的正确行动,就是伤者最有力的“生命保障”。提高全民急救意识,救于危难间。
这场发生在街头的生死救援,因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让濒临熄灭的生命重新燃起了火焰,交通肇事带来的创伤固然残酷,规范的急救操作就像一道坚固的防线,争取了宝贵的时间。这不仅是医学技术的胜利,更是每一个不放弃的瞬间所创造的奇迹——在呼吸心跳停止的黑暗里,心肺复苏就是那时穿透阴霾的光,让生命得以延续,让希望永不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