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社区精神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增强精神障碍康复者及其家庭的心理调适与社会适应能力,近日,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康复中心联合大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先农坛社区开展了同伴支持小组活动。本次活动共吸引十余名社区居家精神障碍患者及家属参与,通过绘画表达、团体互动与叙事分享,助力康复者发掘自身内在资源,提升应对困境的能力。
活动伊始,市精卫中心康复中心联合社工志愿者带领组员开展了“雨点变奏曲”“名字串串烧”等破冰游戏,迅速拉近彼此距离,建立起轻松、信任的团体氛围。随后,志愿者引导大家进入绘画体验环节。该环节借助心理学绘画表达技术,以隐喻方式帮助参与者外化情绪、表达自我。组员们在四幅画作中逐步完成从“困境—应对—转变—成长”的叙事重构。
市精卫中心康复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绘画作为一种有效的表达性艺术辅导手段,能够帮助康复者以非防御的方式传递情感,尤其适用于语言沟通受限的人群。在绘画过程中,社工采取开放式提问,如“你会用什么颜色表达此刻感受?”“画面中的自己正在做什么?”,鼓励自主表达,避免评判,强化组员自我觉察与资源挖掘。
活动中,同伴辅导员小英(化名)主动跟同伴分享了她的内心世界,“一定要靠自己的坚持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同伴大刚(化名)则将最后一幅画成一座阳光花园,说道“既然出不去,我就成为一束光,照亮这里”。这些绘画与叙述不仅反映康复者应对困境的积极策略,也展现出他们在团体支持下的心理成长。
活动现场气氛温馨,同伴们在倾听与分享中建立起深厚的情感联结。有同伴坦言“在壶里睡了一年”,同伴立刻回应“感觉你好辛苦”,这种自然流露的共情与理解,充分体现同伴支持独特的疗愈价值。
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表示,未来将继续推进多元化的团体干预活动,走进社区,搭建康复者与社会之间的支持桥梁,逐步构建涵盖早期预防、社区康复与心理促进的全链条服务模式,真正实现“助人自助、融入社会”的康复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