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看似平常的午后,城市的喧嚣如往常一样。一位退休的老者突然一阵剧烈的胸痛袭来,他下意识的捂住胸口,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瞬间抽搐在地。家属紧急情况下拨打了120急救电话。
几分钟后,沈阳急救中心浑南第二分中心王樱菲急救小组的救护车鸣笛声打破了小区的宁静。急救医生王樱菲和护士于群迅速赶到患者家中。此时,患者已经面色苍白,呼吸急促,立即开展心肺复苏和电除颤,在紧张有序的抢救之后,患者心律逐渐恢复,意识也重新清醒。医生凭借丰富的经验及检查指标,初步判断患者是急性心梗发作,情况十分危急。
“时间就是生命,我们必须争分夺秒!”王樱菲一边说着,一边指导担架员迅速将患者抬上担架车,送往救护车。在救护车上,险情再次发生:患者又一次突发室颤。在空间狭窄、行驶颠簸的救护车内,急救人员毫不犹豫,再次投入抢救、按压、通气、除颤……以专业意志对抗着瞬息万变的病情,凭借坚定的坚持和娴熟的团队配合,为后续治疗赢得了宝贵机会。
然而,患者的病情并没有因为这些急救措施而得到缓解。心电监护仪上显示,他的心跳越来越微弱,血压也急剧下降,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王樱菲深知,此刻每一秒都至关重要,他们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救治。
“快点,患者情况危急!”王樱菲焦急地对救护车司机喊道。驾驶员心领神会,拉响警笛,一路疾驰,在拥堵的城市道路上开辟出一条“生命通道”。
与此同时,王樱菲通过车载电话与医院的急诊科取得联系,将患者的病情详细告知对方,通知医院做好接诊和抢救的准备。医院方面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心内科、导管室等相关科室的医生迅速到位,做好手术准备。
从发病到院前急救再到术后康复。回顾这次惊心动魄的急救过程,患者和他的家人对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充满了感激之情。“如果不是他们的及时救治和专业处理,我可能早就不在了。他们是我的救命恩人!”患者感慨地说。
这次心梗院前急救的成功,不仅体现了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敬业精神,也彰显了急救体系的高效和完善。从患者拨打120急救电话,到急救人员迅速赶到现场进行救治,再到医院开通绿色通道,进行紧急手术,每一个环节都紧密衔接,争分夺秒,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救治时间。同时也提醒着我们,急性心梗是一种极其危险的疾病,一旦发病,必须立即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同时,公众也应该加强对心梗等心血管疾病的认识和了解,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以便在关键时刻能够伸出援手,挽救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