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胸外科团队以突破性创新,为一位83岁高龄的肺癌患者成功实施医院首例CT引导下经皮肺肿瘤氩氦刀冷冻消融术。这把精准穿梭于肺部的“冷冻之刀”,不仅填补了医院在肺部肿瘤微创介入治疗领域的空白,更以“微创化、个体化”的诊疗理念,为高龄肿瘤患者点亮了希望之光,彰显了市五院在肿瘤攻坚中的探索与担当。
家住沈阳市铁西区的张奶奶,8月下旬在市五院胸外科门诊做双肺CT常规检查时,发现左肺上叶有一直径2.1厘米的实性结节,该结节形态不规则,边缘呈毛刺状,是典型的肺癌影像学改变。手术是这类病症的首选治疗方案,但张奶奶年事已高,对全麻手术十分抗拒,加之儿女远在国外,家里只有她和老伴两个人,她不仅要照料自己,还要承担起照顾生活无法完全自理的老伴的重任,因此希望能有其他治疗办法。胸外科团队经过多轮病例分析和方案推演,最终为她定制了局麻下微创消融术的治疗方案。
治疗前CT
考虑到张奶奶的病灶靠近胸膜,不排除有胸膜转移的可能,于是术前进行了3D增强肺部CT进一步评估。此外,由于胸膜神经丰富,若采用射频或微波消融,可能会让患者产生剧烈疼痛,因此胸外科团队为她制定了更适宜的治疗方案——肺结节冷冻消融手术。
肺结节冷冻消融手术中
术前,胸外科组织影像科、麻醉科、急诊科等多科室开展MDT会诊,制定了多个应急预案,为手术做好万全准备。手术当天,胸外科团队为张奶奶实施了局部麻醉下冷冻消融手术,仅用时2小时,就完成了冷冻消融及组织活检。张奶奶说:“这么大的手术我都没什么感觉。”术后第二天复查双肺CT,达到预期效果,张奶奶当日便出院。
治疗后的CT改变
“我们追求的不仅是技术的‘高精尖’,更是医疗流程中个体化治疗的‘答案’。尤其对于高龄、基础疾病多的肺结节患者,减少诊疗次数、缩短康复周期,最终达到生存质量的显著提升。患者的接受认可度与疾病治愈度的融合,正是以‘患者为中心’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胸外科主任曲博说道。
从术前多学科团队的精密推演,到术中毫米级的精准操作,再到术后患者快速康复的满意笑容,这例冷冻消融术的成功,不仅是市五院在肿瘤微创治疗领域的创新与跨越,更是对生命个体的敬畏与适配。随着这项技术的成熟应用,越来越多如张奶奶般的高龄患者将摆脱传统手术的恐惧,在微创治疗的护航下,获得更有质量的生命延续。而沈阳市五院,也正以这份突破与创新,持续为区域肿瘤防治事业注入“精准、安全、人文”的新动能。
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曲博介绍道,冷冻消融是一种新型肿瘤微创介入技术,其原理是通过氩气制冷使探针尖端温度瞬间降至-170℃,快速冻结肿瘤组织,导致癌细胞脱水破裂,随后氦气升温解冻,进一步破坏残留细胞。
其核心优势包括:
1.微创精准:仅需局部麻醉,创口如针眼大小,全程基本无疼痛感。
2.免疫激活:肿瘤细胞坏死释放抗原,激发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
3.适应广泛:适用于心肺功能差、高龄或拒绝传统手术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