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痔疮、肛裂这类肛门手术前,护士总会安排灌肠。不少人觉得既尴尬又不适,甚至想“能不能省了这步?”其实,灌肠不是“走流程”,而是为手术安全和术后康复“保驾护航”的关键准备,搞懂背后的原因,你会更安心。
最核心:杜绝术后感染,给切口提供“无菌防护”
肛门紧邻消化道末端,肠道里的粪便藏着大量细菌。如果术前不清空,手术中粪便可能溢出,污染本就属于“开放性”的肛周手术切口(需引流渗出液)。一旦被污染,细菌很容易滋生,轻则让切口红肿、疼得更厉害、愈合变慢,重则可能引发肛周脓肿复发、肛瘘,反而延长治疗时间。
提效率:让医生看得清、做得准
肠道里没有粪便遮挡,医生能清晰看到病变位置——比如痔疮的大小、肛瘘的内口在哪,操作时能精准避开肛门括约肌等重要组织,减少手术创伤。同时,也不会因为粪便阻碍器械操作,能缩短手术时间,间接降低麻醉相关的风险。
减痛苦:帮你熬过术后“排便难关”
术前清空肠道,能减少术后1-2天内的排便需求。要知道,术后早期排便很容易牵拉手术切口,引发疼痛甚至出血。灌肠带来的“肠道空置期”,能给切口争取初步愈合的时间,让你少受点罪。
灌肠时,记住这3点能少遭罪
灌肠前按护士要求排空膀胱,避免在灌肠过程中腹胀不适。过程中放松腹部,配合护士慢慢换体位(比如左侧卧位、屈膝卧位),别紧张——越紧张肠道越容易痉挛,反而会疼。灌完后尽量忍5-10分钟(具体听医生的),有强烈便意再去厕所,这样才能彻底清空,避免二次灌肠。
温馨提示
不是所有肛门手术都要灌肠,医生会根据手术类型、你的肠道情况判断。但千万别因为“怕麻烦”“怕尴尬”自行拒绝,要是肠道没清空,手术可能得延迟,反而影响治疗安排。如果灌肠后出现剧烈腹痛、便血等症状,一定要马上告诉医护人员!
术前多一点配合,术后就能少一点风险、快一点恢复。希望每一位患者都能顺利度过治疗期,早日康复!
来源:沈阳市肛肠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