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提升医疗质量安全、强化急危重症救治能力”要求,切实保障患者生命安全,近日,沈阳市肛肠医院特邀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急诊科主任李铁刚教授,开展以“急危重症患者的早期识别”为主题的专题培训。医院相关领导、临床科主任及全院140余名医师、技师参加了培训。旨在通过高水平专家授课,精准提升医护人员对急危重症的早期研判、快速处置能力,为守护患者生命健康筑牢“第一道防线”。
此次培训紧扣“快识别、准判断、稳处置”核心目标,聚焦急危重症救治的关键环节。李铁刚教授开篇即强调,急危重症具有“时限紧迫、病情进展快、预后差”的特点,必须以“八征”作为早期识别核心要点,要求医护人员熟练掌握、快速应用,为后续救治抢占黄金时间。他着重解读了急危重症救治的“时间窗”原则,明确需强化时间观念,严格把握治疗窗口期,坚守心肺复苏“黄金三分钟”等关键节点;特别指出,急救需打破“治病→救人”常规逻辑,遵循“先救命、后治病”的核心原则,优先处理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为后续规范治疗争取宝贵时间。
培训采用“理论授课+案例剖析+实战经验分享”的立体化模式,李铁刚教授结合大量临床典型案例,深入浅出讲解常见急症范畴、早期识别要点、核心处理原则及紧急处置流程;同时强调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提出通过明确分工、有序配合实现科学施救,进一步提升整体急救效率,这与国家《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中“强化多学科协作、提升危急重症救治水平”的要求高度契合。培训结束后,医院对全体参训人员进行了专项考核,确保知识要点全覆盖、技能要点全掌握。
此次培训以问题为导向、以流程为抓手、以团队为核心,将“快、准、稳”的急救理念转化为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化临床动作。下一步,沈阳市肛肠医院将持续推进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提升工程,把专题培训与常态化演练相结合,不断完善多学科无缝衔接机制,以过硬的专业能力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服务宗旨,为建设高水平胃肠专科医疗机构、保障区域群众健康提供更坚实的医疗安全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