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大多数女性不仅要工作,还要承担家务,尤其是照顾孩子,监督和帮助孩子学习的重任,繁重的压力会导致女性出现心理问题。即便是全职妈妈也是不轻松的。越来越多的女性处于亚健康状态,由于女性的生理特征、社会角色及社会环境因素,使女性成为心理疾病及心理因素相关疾病的易患群体。
据统计,近年来发病迅速增多的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疑病症、躯体形式障碍等等多种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如焦虑症患病率女性就是男性的2倍以上。同时这种不良心理状态极易引起身体问题,从而产生子宫肌瘤、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月经紊乱、痛经等问题。另外,女性心理健康受损容易造成夫妻关系不协调,以及亲子关系问题,从而影响孩子的心身健康,容易引发孩子的焦虑、强迫、抑郁等问题,因此应当特别关注女性的心理健康。
女性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身心疲惫、压抑感、兴趣减少、烦躁、爱发脾气、强迫倾向、注意力不能集中、失眠、记忆力减退等表现,以及与心理因素相关的恶心、胸闷、呼吸困难、胃疼等身体不适。
那么,如何调节呢?
第一,积极心态,感恩生活。
凡事都有好有坏。总是看到坏的、消极的一面,生活就充满了不如意。经常发现好的、积极的,生活中就处处充满阳光,充满愉悦。感恩生活中的一切美好,就会使我们产生幸福感和温暖感。如果你觉得积极和感恩是很困难的事情,那么你也可以什么都不做,舍弃你为不满所做的事情:不要为外表、学历、工作所烦恼,不要抱怨工资少、孩子不听话、爱人不关心你等等。平静地、安安安稳稳地做你应该做的事情,承担你该承担的责任。
第二,训练控制情绪。
生活中遇到困难和压力,或者生气想要发火时,尽力让自己冷静下来。想一想自己究竟要什么?这么做可能的结果与自己的目标是否一致?
第三,认识自己。
明确知道自己是谁,有哪些能力,为自己正确定位,从而操自己力所能及的心,做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事情,以一颗平常心,努力担负起自己的职责。
第四,学会分解压力。
要学会适度卸减压力,积极寻求支持,要相信家人、朋友和同事,在困难时学会求助,有团队意识,共同分担压力。
第五,不传递焦虑。
女性朋友往往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有很大压力,很多妈妈对孩子照顾得细致周到,过度担心,高度关注,同时期望过高,控制严格,将自己的焦虑传递给孩子,也会影响孩子的心身健康。
第六,培养兴趣爱好。
读书、书法、绘画、集邮、养花、下棋、听音乐、跳舞、打太极拳、跑步、健身、爬山、养宠物等都可以缓解压力。
如果出现心理问题,向家人、朋友倾诉,或向医生求助。
专家简介:
都弘,主任医师,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六病房主任。中西医结合硕士。
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神志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神志病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神志病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精神卫生分会常务委员。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精神分裂症,以及精神药物所致的闭经、多汗、便秘、疲乏无力、健忘、头疼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