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送药会夺走药效,用牛奶送服药品或服药前后喝牛奶,其富含的钙镁等矿物质会跟药物发生化学反应,在药品表面形成一层不溶于水的膜,阻碍药物在体内的释放,牛奶最容易影响以下几类药的药效。
1.止泻药,牛奶和药混在一起,会将药物包裹起来,阻碍药物中有效成分的释放,牛奶会在胃表面形成一层膜,会阻碍药物的吸收,蒙脱石散等吸附剂,会因吸附牛奶,而影响其本身吸附细菌和毒素的作用。另外腹泻时喝牛奶可能受乳糖影响,加重腹泻症状。
2.补铁剂,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枸橼酸铁铵等药物是缺铁性贫血治疗的常用药,牛奶中的钙离子可与铁剂在十二指肠发生竞争,使铁剂吸收减少,降低其疗效,
3.治疗甲减的药物,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药左甲状腺素钠片,其主要成分是合成的左甲状腺素,牛奶中的钙会吸附左甲状腺素,,干扰药物吸收,影响疗效,
4.强心苷类药物,强心苷类药物如洋地黄,地高辛等,药物毒性遇钙增强,心脏病人服用这类药物后,如果马上喝富含钙质的牛奶,会增大中毒的风险,
5.四环类抗生素,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等四环类抗生素可和牛奶中的钙离子在肠道发生络合反应,形成新的物质,减少药物吸收,降低疗效。
虽然牛奶跟大多数药物都不合,却很照顾活菌药和罗红霉素,同服还能增强药效,与普通口服药不同,活菌药有一定的活性,口服后需到达肠道发挥作用,吃药前喝点牛奶或者牛奶送服,胃部会形成一张牛奶保护膜,防止胃酸对活菌药物的破坏,罗红霉素口服后需要被肠粘膜吸收入血,才能随血液循环到达感染部位发挥作用,因此药物吸收的多少影响着药效的发挥,研究发现,与牛奶同服时,进入血液的罗红霉素会比空腹服药增加约15%,这是因为该药能溶于牛奶,从而更好的被胃肠道吸收。
专家简介
朱磊 沈阳市安宁医院 副主任医师 辽宁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硕士毕业,有丰富的神经内科、消化内科临床经验,从事精神疾病合并躯体疾病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科研工作。
擅长: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肺炎等疾病的治疗,在治疗老年性精神障碍合并躯体疾病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
审核:王会秋
校对:王松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