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是一种常见的情绪状态,正常人面临压力时都会产生焦虑以提高机体对事件的应对能力,然而焦虑一旦过度甚至达到病理性的程度则会产生躯体症状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术前焦虑不容小觑,其可影响术中麻醉药物用量、加重术后疼痛、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围术期困扰患者及医生的一个重要问题。下面为您讲解术前焦虑的原因以及治疗方法,以期帮助您打消围术期的一些顾虑。
什么人群易产生术前焦虑?
低龄儿童、长期处于心理高压环境的工作者、围绝经期妇女、有恶性肿瘤病史并经历一定治疗周期的患者是术前焦虑的高发人群。此外,少言多虑、有自卑情绪的年轻患者也是好发人群之一。还有一类特殊人群,其术前焦虑来源并非性格本身原因,而是由于经济负担较重,担心手术及后续治疗费用严重超出预期。特殊类型手术如美容整形手术的患者由于术前期望值与术后效果认知差异较大发生术前焦虑的概率也较高。
术前焦虑的表现
儿童以恐惧为主要表现形式,包括躁动、哭闹、大小便失禁等,个别儿童异常安静、反应迟钝也是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成人常见表现为失眠、头晕、乏力、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术前各种检查操作配合不佳、情绪烦躁,医生、家属与其沟通解释仍不能缓解。
需经专业评估
常用评估工具
·状态—特质焦虑问卷:是术前焦虑评估的金标准
·阿姆斯特丹术前焦虑和信息量表: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但缺乏针对特定疾病和治疗的评价
·改良耶鲁术前焦虑量表:特定针对儿童
·术前焦虑量表:基于中国人群编制,针对围术期患者自评
·焦虑视觉模拟量表:使用便捷但缺乏细节信息
预防与治疗同等重要
·预防:
患者及家属需重视手术医生、麻醉医生的术前宣教,了解手术必要性及术后影响,正确认识麻醉及手术的风险,建立良好信任度。注意:术前必须如实告知医生现有基础疾病及其治疗方案,家族特殊病史等,切忌隐瞒病情,因为您正在服用的药物或者治疗方法可能对术前焦虑治疗用药产生严重影响(如精神疾、抑郁症、心脑血管疾病、严重肝肾功能异常等)
·治疗:
儿童可采用非药物干预与药物干预相结合,非药物干预需父母与患儿共同参与,教导父母利用麻醉、手术相关视频对患儿进行手术室环境及麻醉手术过程的介绍以减轻患儿的术前焦虑。药物干预可采用咪达唑仑、芬太尼口服制剂、右美托咪定经鼻滴入等。
成人非药物干预有音乐疗法、催眠疗法等,但术期较近疗效有限,故多采用药物干预,苯二氮䓬类(咪达唑仑、劳拉西泮、阿普唑仑)、普瑞巴林、褪黑素等。
以上方法适用于大多数术前焦虑患者,如遇严重焦虑患者需暂停手术先行心理治疗并再次评估后决定是否施行手术!
【本期专家】
张慕,沈阳市肛肠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麻醉学硕士,从事临床麻醉工作十三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多篇国家级论文,2021年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修学习。擅长骶管麻醉,肛门病麻醉超声应用,对结、直肠癌及复杂肛门疾病手术的麻醉具有丰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