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你家孩子其实很聪明,就是粗心”。不少家长应该都听到过这句话,仿佛很多学习上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为“粗心”。市六院眼科主任毕见华提醒广大家长,孩子功课上表现出来的“粗心”,实际上可能是一种视功能障碍——集合不足!
临床上有小患者考试经常漏题,打球也经常接不住,常规体检却一切正常,双眼视力也都很好。然而经过双眼视功能的全面检查后,却往往被诊断为典型的“集合不足”导致的视功能障碍。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又会给学习和生活带来哪些影响呢?
1.什么是集合不足
集合不足又叫会聚不足,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双眼视功能障碍。简单地说就是我们在阅读或者进行近距离工作时,双眼不能有效持久地对焦在目标物体上,从而产生一系列的不适。这种情况通常在青少年学生或近距离用眼较多的人群中出现较多,患者在近距离视物时表现为外隐斜,远距离视物时表现为正位状态或较视近幅度小的外隐斜。
2.集合不足有哪些临床表现
集合不足的患者经常会在一些近距离工作之后开始出现如下症状:
●阅读或其他近距离工作时视力模糊、聚焦困难,经常丢失阅读位置;
●近距离物体重影或复视,文字似乎在移动、跳跃或漂浮;
●持续阅读或近距离工作后眼球酸胀、牵拉感、眼周围疼痛;
●无法集中注意力阅读或近距离工作,困倦记不住所读内容,希望尽量避免近距离阅读;
●CISS问卷表异常:儿童≥16分 成人≥21分。
3.集合不足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集合不足会对儿童和成人的视功能造成极大影响,例如无法进行阅读或无法聚焦近距离的视标,这种现象最终会导致视标出现重影的现象,或是在注视近距离事物时丧失注意力。正常情况下,孩子阅读或写作业时,至少1小时内眼睛不会感到不适。而集合功能不足的孩子可能在10分钟后一只眼开始向外转动,导致视力模糊或重影,阅读出现丢字漏字或跳行。而为了获得清晰的视力,孩子需要不断地将这只眼拉回内转的状态,于是眼睛很快会感到疲劳,出现皱眉、眯眼或揉眼的动作。患有集合不足的孩子通常存在视近的困难,这常常会转化成一种情绪甚至心理上的变化,表现为压力很大、压抑甚至自我否定。
4.集合不足如何治疗
视觉训练是集合不足的患者首选治疗方法。视觉训练在欧美发达国家有超过百年的发展史,已经治愈了大量的患者。事实上,在美国接受视觉训练治疗最多的是由视觉功能障碍引起学习困难的儿童。通过视觉训练,患者可以重新建立双眼视,并使其进一步发展,例如,可以延长阅读时间,享受阅读的过程,最终使阅读不再成为困扰他们生活的难题。
结束语:孩子的视力1.0=眼睛健康?真的不一定。在临床实践中经常会遇到视力1.2甚至1.5的孩子也存在这种视功能障碍。希望通过我们的科普,能够让家长和老师了解视觉功能障碍,更重要的是,能够让众多的儿童患者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能够让他们像其他孩子一样放飞自己的梦想,拥有一个美好灿烂的明天。
【专家简介】
毕见华 副主任医师,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眼科门诊主任。
个人简介:擅长眼科常见病以及屈光性眼病、弱视、各种双眼视功能障碍诊疗。能够熟练运用视觉训练手段解决儿童近视增长过快(伴有功能障碍);促进屈光参差性弱视的弱视眼眼球的发育,使摘镜成为可能;斜视术前术后视功能训练;儿童学习中丢字、落字、串行等双眼视功能异常的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