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确定每年的10月28日为“世界男性健康日”。同时,呼吁整个社会再多一点对男性健康的关注、呼吁每个家庭再多一点对男性健康的关爱。
前列腺癌是发生在前列腺上皮的恶性肿瘤,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2021年2月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表的全球癌症统计报告2020年版显示,2020年全球新发前列腺癌141万例,占癌症新发病例总数的7.3%。前列腺癌死亡病例38万例,占全身恶性肿瘤的3.8%,死亡率位居第8位。在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现明显地域差别,港台地区高发,珠三角其次;明显的城乡差异,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发病率较高,而广大农村地区发病率较低。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与年龄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50岁以上其发病率呈指数增长。我国新诊断的前列腺癌患者中位年龄为72岁,高峰年龄为75-79岁。
前列腺癌的病因有哪些?
前列腺癌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其确切病因尚不明确,病因学研究显示前列腺癌与年龄、种族、遗传、激素水平紊乱、炎症、饮食等有密切关系。
前列腺癌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早期前列腺癌多数无明显临床症状,常在直肠指检或检测血清PSA值升高进一步检查被发现,也可在前列腺增生手术标本中发现。当肿瘤堵塞尿道或侵犯膀胱颈部时可产生下尿路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等,严重者可能出现尿潴留、血尿、尿失禁等。骨转移时可引起骨骼疼痛、病理性骨折、贫血、脊髓压迫等症状。
对于晚期前列腺癌,可以出现疲劳、体重减轻、全身疼痛等症状。由于疾病的长期折磨,全身状况日渐下降,最终全身衰竭出现恶病质。
哪些人容易得前列腺癌?
以下3种人群定义为前列腺癌的高风险人群:1.年龄>50岁的男性;2.年龄>45岁,且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3.年龄>45岁,且携带BRCA2基因突变的男性患者。
对于前列腺癌,治疗的关键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将病变处理于萌芽状态。美国约81%的前列腺癌患者属于早期,5年生存率接近100%;我国新发前列腺癌中仅33%属于早期,其余均为预后较差的晚期或转移患者。
如何早期发现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普查是目前早期发现前列腺癌的有效的手段。普查的项目主要包括:肛门指检、血清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查,经直肠前列腺B超检查。如果发现异常,结合上述PSA、相关指标及影像学检查,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明确病理诊断,以便指导下一步治疗。
如何确诊前列腺癌?
前列腺穿刺活检是确诊前列腺癌的金标准,它是指在超声实时引导下,通过细针在前列腺组织内穿刺10-12针,甚至更多针数,获取前列腺组织,行病理学检查最终确诊。通常包括经直肠穿刺活检法和经会阴穿刺活检法。
前列腺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对于确诊的前列腺癌,其治疗方式主要有手术治疗、激素治疗、化疗、放疗和其他治疗(冷冻消融、高能聚焦超声)等。
如何预防前列腺癌?
1. 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2. 日常生活中多饮水,勤解尿,避免憋尿、久坐不动;
3. 坚持锻炼,作息规律;
4. 合理膳食,坚持低脂饮食,减少高动物脂肪的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富含植物蛋白的大豆类食物、绿茶、维生素E,忌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5. 定期体检,45岁以上男性,每年做一次直肠指检;血清PSA检测每2年进行1次,前列腺癌筛查是目前早期发现前列腺癌唯一有效的手段。
张庆鑫,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泌尿肿瘤外科副主任医师。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肿瘤细胞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前列腺增生微创手术治疗及泌尿系肿瘤的综合规范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