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9日是第18个“世界卒中日”,今年的主题是卒中:重在预防。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病,主要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两大类型,脑卒中的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和复发率很高,不仅威胁个人健康,同时给家庭及社会都带来了极大的负担,已经成为“头号杀手”,但是随着我们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卒中的防治能力的不断提高,脑卒中已经成为可防可控的疾病,同时研究表明90%的卒中是可以预防的,那么我们作为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要如何做到预防卒中,远离卒中呢?
1.定期进行卒中危险因素的自我筛查
卒中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吸烟、饮酒、超重与肥胖、不健康生活习惯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做到对自身建康负责,避免不良生活习惯,同时对于有脑血管病家族史及40岁以上人群一定要做到定期体检,发现问题早防早治。
2.控制好血压
高血压与脑卒中关系密切,因此日常一定要定期监测血压,35岁以上人群应每年至少测量血压1次,对于高血压患者应该做到每日监测血压,规律服药,不可随意换药停药,目前正处秋冬季节,气温变化大易导致血压升高,血压明显升高时一定要及时就诊调节血压,同时应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防止过度兴奋和疲劳。
3.控制好血糖
糖尿病与卒中关系密切,糖尿病患者卒中风险是非糖尿病人群的2-4倍,同时合并糖尿病的脑卒中患者不良预后率及死亡率均明显升高。因此控制好血糖尤为重要,对于无糖尿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建议在≥40岁时开始筛查,而对于已确诊糖尿病患者应合理膳食,遵医嘱服药,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
4.控制好血脂
血脂升高时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引发脑卒中,因此控制血脂很重要。对于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期后女性应每年进行血脂检查,对于卒中的高危人群,应该每3-6个月测定1 次血脂。
5.保持健康生活习惯
预防卒中,从我做起,其实就是从生活中的各种小事做起。首先要做到戒烟限酒,不主动吸烟同时避免二手烟;合理膳食,饮食应以清淡为主,每日食盐不超过5g,适量摄入动物蛋白质,如瘦肉、鱼类、禽类等,多吃一些新鲜蔬菜;科学运动、控制体重,健康成年人每周参加3-4次有氧运动,每次持续约40分钟以上,中老年人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对于肥胖及超重人群可选择运动配合饮食方式减轻体重,降低卒中风险。
6.积极治疗有关疾病
对于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比如:房颤,冠心病,外周动脉疾病,其卒中发病风险明显高于普通人,对于此类人群一定要做到定期复查,接受专科医生治疗,遵医嘱药物治疗。

7.早期识别卒中信号
远离卒中,做好预防的同时,我们还要记住卒中的“早诊早治”,争取做到早期识别卒中,把握住6小时的“黄金救治时间窗”,争分夺秒挽救脑组织。卒中的常见症状包括脸部发麻、上下肢或单侧肢体无力或麻木;言语不清,口角歪斜;单眼一过性黑朦、一侧或双侧眼睛视物模糊等。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发现自己或者身边人有上述表现,一定要及时拨打120,争取救治时间。脑卒中依旧来势汹汹,但我们仍可以做到从改变生活习惯、定期体检等措施做到主动预防,远离卒中。
尹静茹,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医师,医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脑血管病、痴呆和认知障碍等神经变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