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瑟瑟,立冬成霜。”2024年11月7日,我们迎来了立冬节气。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冬季的开始。此时,天地之气闭藏,万物蛰伏,养生也应顺应自然,调整到“藏”的状态。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沈阳市胸科医院)中西医结合康复医学科医生提示,在此期间我们注意防寒保暖,更好的应对节气变化。
立冬有许多有趣的习俗。在北方,立冬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谐音“交子”,意指立冬是秋冬之交。饺子馅料丰富多样,有荤有素,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吃饺子,温暖又惬意。在南方,人们喜欢在立冬时节吃些鸡鸭鱼肉等滋补食物,以补充身体能量,抵御寒冬。还有些地方有立冬补冬的说法,人们会在这一天吃些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为过冬做准备。
饮食养生在立冬尤为关键。立冬后,饮食应以滋阴潜阳、增加热量为主。可以多吃些温热补益的食物,如羊肉,性温热,能温中暖下,补气养血,是立冬滋补佳品,可煮羊肉汤,汤鲜味美,营养丰富。核桃也是不错的选择,具有补肾固精、温肺定喘、润肠通便的功效,可直接食用或加入粥中。此外,黑芝麻能补肝肾、益精血,可炒熟后每天吃一勺,或者制成黑芝麻糊。立冬后还应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如萝卜,俗语说“冬吃萝卜夏吃姜”,萝卜能消食化积、下气宽中、清化热痰,可与排骨一起炖汤,美味又健康。
从中医穴位养生角度来看,立冬时节可通过按摩一些穴位来增强体质。首先是涌泉穴,它是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底前部凹陷处第 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每晚睡前用温水泡脚后,按摩涌泉穴,有滋阴益肾、平肝息风、醒脑开窍等作用,可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太溪穴也不容忽视,它在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按摩太溪穴可以滋肾阴、补肾气、壮肾阳,对于冬季养生保健意义重大。还有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经常按摩关元穴能培元固本、补益下焦,可采用艾灸的方式,为身体注入阳气,抵御寒邪。
立冬养生,除了注意饮食和穴位按摩,还应保持规律作息,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同时,适量运动也必不可少,可选择在阳光充足的午后进行散步、太极拳等舒缓的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和大汗淋漓,以免阳气外泄。总之,立冬养生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我们要在习俗中汲取养生智慧,通过合理饮食、穴位保健等方式,让身体在寒冷的冬季依然保持健康活力,顺利度过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