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康复,通常会想到中风、偏瘫等疾病患者的康复训练,但是对于心脏康复了解甚少。甚至认为:“安装支架、进行搭桥,问题就解决了”“心脏术后应静养,避免活动”使得一动就喘,喘了就卧床。那么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就需要心脏那个康复啦,接下来就带领大家了解一下心脏康复吧。
1.什么是心脏康复?
心脏康复是一系列有目的、综合性的干预措施,包括运动训练、饮食调整、药物治疗等多种方法的联合应用。这些措施旨在帮助心脏病患者从心脏疾病中恢复、提高生活质量以及降低再发风险。
通俗来讲,想象一下你的心脏就像一辆需要定期保养的汽车,心脏康复就像是给这辆车做一次全面的评估及维护,让它重新焕发活力。心脏康复不仅仅是为了治疗疾病,更是为了帮助患者恢复到最佳的身体、心理和社会状态。
2.心脏康复有什么好处?
改善心肺功能:提高肌肉和心肺功能,强化体能。
减少再住院:减少因心脏疾病引起的住院次数,降低心源性死亡发生率。
控制危险因素:有效改善高血压、高血糖、脂代谢异常、肥胖等心血管危险因素。提高生活质量:增强副交感神经活性,进入放松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3.哪些人适合心脏康复呢?
明确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都应该积极进行系统的心脏康复。心血管疾病患者:如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患者。各种心脏病术后:如冠脉搭桥术后、冠脉介入支架术后、心脏瓣膜病术后等。心力衰竭患者:如慢性、稳定期的心力衰竭患者。心血管病的高危人群:如早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患者。
4.心脏康复的内容是什么?
心脏康复的五大处方是:戒烟处方、药物处方、心理处方、营养处方、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是核心!
5.如何做运动?
在训练之前,医生会评估患者,训练时一定要有医生指导,干预时做到循序渐进。
评估分类:运动前评估,出现突发症状评估,康复治疗后每30天再评估等。
评估方法:六分钟步行试验、平板负荷试验和心肺运动实验等,其中心肺运动实验是康复评估的金标准。
评估内容:危险因素、病史、心肺20~30分钟耐力训练、锻炼习惯、柔韧性等。
依据患者的情况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分层而进行运动方案的选择。运动前,需严格把握禁忌证。
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介绍,我国心血管病现患病人数约3.3亿,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成为当今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面对心血管疾病带来的严峻挑战,心脏康复应运而生,并在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来源: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