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乳腺癌夺去全球数十万女性的生命,但它并非不可战胜的敌人。早期发现和科学防治是战胜乳腺癌的关键。在全国肿瘤宣传周来临之际,市六院普外二科主任王玉文倡导广大女性用保健知识武装自己,共同守护乳腺健康。
一、认识乳腺癌:数据背后的真相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但也是治愈率较高的癌症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早期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超过90%。在中国,每年新发患者约42万例,且呈年轻化趋势。值得关注的是,男性也可能罹患乳腺癌(约占1%),因此无论性别,均需提高警惕。
二、风险因素:哪些人需要更关注?
乳腺癌的病因复杂,但以下因素可能增加风险:
1. 不可改变因素:年龄(45-55岁高发)、家族遗传(如BRCA1/2基因突变)、月经初潮早或绝经晚。
2. 可干预因素:肥胖、酗酒、缺乏运动、长期激素替代治疗、未生育或晚育。
特别提示:有家族史者建议进行基因检测,并提早筛查。
三、早期信号:身体发出的“警报”
乳腺癌早期常无痛感,需关注以下症状:
- 乳房肿块:质地硬、边界不清、无痛;
- 皮肤改变:橘皮样凹陷、红肿溃烂;
- 乳头异常:内陷、溢液(尤其血性液体);
- 腋窝淋巴结肿大。
注意:以上症状也可能是良性病变,但务必及时就医确诊!
四、防大于治:三级预防策略
1. 一级预防(减少风险):
- 保持健康体重(BMI<24);
- 每周运动3-5次,每次30分钟;
- 限制酒精,避免熬夜及高脂饮食;
- 母乳喂养可降低患病风险。
2. 二级预防(早期筛查):
- 自检:每月月经后7-10天触摸乳房及腋窝;
- 临床检查:20岁以上女性每年一次乳腺触诊;
- 影像学检查:40岁起每1-2年做乳腺超声或钼靶(高危人群需提前)。
3. 三级预防(规范治疗):确诊后遵循个体化方案,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及免疫治疗等。
五、治疗革新:从“一刀切”到精准医疗
现代乳腺癌治疗已进入“精准时代”:
- 保乳手术:早期患者可保留乳房,术后外形接近正常;
- 前哨淋巴结活检:减少不必要的淋巴结清扫,降低并发症;
- 靶向药物:针对HER2阳性、三阴性等分型精准打击;
- 全程管理:治疗结合心理支持、营养指导,提升生活质量。
六、康复之路:身心共愈的力量
乳腺癌康复需多维度支持:
- 肢体康复:术后上肢水肿可通过锻炼缓解;
- 心理疗愈:加入患者互助团体,正视疾病;
- 定期随访:治疗后5年内为复发高峰,需严格复查。
记住:乳腺癌≠生命终点,许多患者康复后重返职场,拥抱生活。
七、医生寄语:你的健康,值得主动争取
乳腺是生命之源的象征,更需用心呵护。全国肿瘤宣传周不仅是一个提醒,更是一份行动号召:
- 教会母亲、姐妹和伴侣自检方法;
- 带家人参与社区乳腺癌筛查;
- 用科学代替恐惧,用行动替代焦虑。
【本期专家】
王玉文,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普外二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硕士沈阳医学院兼职教授。
毕业于沈阳医学院,硕士毕业于吉林大学。现任世界内镜医师协会肝胆胃肠微创外科联盟理事、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肿瘤光动力与细胞学研究专委会副主委、辽宁省抗癌协会肝癌委员会青委会委员、辽宁省生命科学学会肝胆胰外科及数字医学分会委员、辽宁省生命科学学会睡眠医学分会睡眠与代谢外科专业学组组员、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消化疾病与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理事、沈阳市医学会胃肠外科分会委员、沈阳市医学会乳腺外科分会委员。
擅长腹腔镜及微创介入技术治疗各种普外科疾病。对甲状腺、肝胆胰、胃肠及乳腺肿瘤的微创手术经验丰富。开展肝癌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射频消融、颈部无瘢痕腔镜甲状腺切除/消融、胃肠癌腹腔镜根治切除、胆胰肿瘤胰十二指肠切除、肝门胆管癌根治切除及乳腺癌保乳等手术,每年完成大量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取石、腹腔镜微创疝(疝气)修补手术,尤其单孔腹腔镜(隐瘢痕)技术娴熟,深受患者的好评。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