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22年全球病毒性肝炎导致约130万人死亡,相比2019年的110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其中83%死亡病例由乙型肝炎引发,17%由丙型肝炎导致(约22万人)。2022年全球新增病毒性肝炎感染者220万例,现存丙肝患者5000万人,而中国承担了全球20%的丙肝病例。
一、肝炎是怎么传播的?乙肝和丙肝的传播途径一样吗?
肝炎的传播途径因病毒类型不同而有显著差异:
甲型、戊型肝炎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消化道传播),摄入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食用被病毒感染者处理过且未彻底清洗/煮熟的食物(尤其是贝类、沙拉、水果等),或者与感染者密切接触,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品或表面后经口摄入病毒。
乙肝和丙肝的传播途径基本一致,主要有这几种:
• 血液传播:比如共用针头、输入未经筛查的血液、纹身纹眉器械未消毒干净等;其中不安全注射是我国丙肝传播的主要原因,占总感染者的30%-49%。
• 母婴传播:乙肝感染者可能在怀孕、生产时传给孩子(丙肝母婴传播概率较低);丙肝母婴传播的几率为4%-7%,主要途径是宫内感染(占31%)和产时感染(占68%)。
• 性传播: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可能传播。配偶间通过性生活传染丙肝的感染率比血液传播低很多,但多个性伴侣或男男性行为者感染几率增大。
日常吃饭、握手、拥抱这些不会传染乙肝、丙肝,大家不用过度恐慌。
二、哪些行为会增加丙肝血液传播风险?
(一)日常生活行为
1.文身、打耳洞等:未经正规消毒的工具中可能残存丙肝病毒,通过破损部位感染。2.共用个人物品:如共用剃须刀、牙刷等,残留的病毒可通过破损处感染。
(二)医疗行为
1.输血及血制品:我国1993年开始对献血人员筛查丙肝抗体,在1993年以前接受输血或单采血浆还输血细胞的患者可能感染丙肝。2.共用注射器等违规行为:丙肝病毒残存于注射器中,违规共用后,再次输入体内引起感染。
三、如何早期发现丙肝感染?
丙肝患者大多无明显症状和体征,及早检测是发现丙肝的唯一方法。
与甲型、乙型、戊型肝炎相比,丙肝显得“默默无闻”,丙肝患者感染后,大多数症状轻微,如出现乏力、食欲减退、恶心等,少数出现黄疸、肝脾肿大等症状,还有部分患者没有任何症状。生活中常见的体检、孕检等检查中,如果仅仅有肝功能检查或乙肝五项检查,是无法检查出丙肝的。只有检查单中加上“丙肝抗体”、“丙肝病毒HCVRNA”的检查项目,才可能发现。
感染丙肝的患者,在体检中有约三成肝功指标正常。部分患者仅出现转氨酶偏高,却被误以为是疲劳、饮酒等引起,延误了诊断和治疗。因此,丙肝病毒引起的肝炎更容易发展成慢性肝炎,且公众对丙肝的认知度偏低,所以很多患者医院就诊时,已经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四、那丙肝为什么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呢?
丙肝早期症状特别隐蔽,很多人感染后几年甚至十几年都没感觉,但病毒一直在悄悄破坏肝脏,只有当炎症严重到一定程度、肝脏肿胀牵拉包膜,或者已经发展到肝硬化、肝癌等严重阶段时,才可能出现明显的症状(如黄疸、腹水、严重疲劳、出血倾向等)。正因为它“悄无声息”,才容易被忽视,所以叫“沉默的杀手”。不过现在丙肝已经能通过口服药物彻底治愈,这点比乙肝乐观。
五、如何避免感染及遏制丙肝?
倡导无偿献血,杜绝非法采、供血。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拒绝毒品,不与别人共用注射器、针具或其他文身、穿刺工具;不与别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引起出血的个人用具。遵守性道德,保持单一性伴侣,正确使用安全套。感染丙肝病毒的妇女在治愈前应尽量避免怀孕。高危人群(比如长期接触血液的医护人员、乙肝患者家属等),建议定期筛查,防患于未然。
六、如果不小心得了肝病怎么办?
与乙肝只能控制病毒、难以治愈不同,只要早发现、早治疗、规范用药,丙肝是可治愈的。所有HCVRNA阳性的患者,不论是否有肝功异常,或者肝硬化等表现,均应在专科医生评估后接受抗病毒治疗。但要记得去正规的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的传染科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治疗,95%以上的丙肝患者可以完全治愈。
及时抗病毒治疗目的是快速清除丙肝病毒,尽早消除或减轻相关肝损害,进而阻止进展为肝硬化、肝衰竭或肝癌的可能,最大限度保障您的健康。目前已有多种口服抗丙肝药物(DAAs)获批上市,并纳入医保范畴,这些药物不仅疗效确切,副作用减小,且疗程缩短至12-24周。
七、如果得了肝炎不治疗,后续会怎么样呢?
不管是乙肝还是丙肝,长期不治疗的话,病毒会反复损伤肝细胞,逐渐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到了肝硬化晚期,可能出现腹水、消化道出血,甚至肝衰竭。更严重的是,慢性肝炎患者患肝癌的风险会大幅升高,这也是我们强调积极治疗的原因。
八、丙肝如果治愈了,以后就不会得肝癌了吗?
丙肝治愈后,得肝癌的风险会大幅降低,但不是完全不会得。如果感染丙肝时已经有肝纤维化或肝硬化,即使病毒清除了,肝脏的损伤基础还在,仍有一定肝癌风险。所以治愈后也要定期复查肝功能和肝脏超声,做好监测。
【专家简介】
秦浩歌,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肝病消化内一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硕士,沈阳医学院兼职教授。
佑安肝病感染病专科医疗联盟肝病及感染病内镜诊疗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副主任委员;北京亚太肝病诊疗联盟辽宁省联盟理事;东北区域感染性疾病专科联盟胃肠疾病学组组长;辽宁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第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降低乙肝患者肝癌发生率研究工程项目执行委员会常委;辽宁省基层卫生协会消化系统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代谢性脂肪肝学组委员;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消化疾病与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肝病多学科诊疗与细胞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肿瘤光动力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消化疾病与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辽宁省细胞生物学会消化内科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辽宁省基层卫生协会消化系统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沈阳市市健康教育知名专家库成员;沈阳市医学会消化学分会委员;沈阳广播电视台生活广场《健康来了》名医专家库专家;沈阳医学会医疗鉴定专家。
从事传染病临床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擅长治疗各种急、慢性肝炎、重型肝炎和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等急危重症的诊断及抢救治疗,尤其是消化道出血采用内镜结合药物治疗有独到经验。对重型肝炎的三步治疗:药物治疗、人工肝、肝移植,救治时机精准,成功率高。在慢性肝病/肝硬化合并腹水、糖尿病、肝性脑病,肝移植术后内科维护治疗经验丰富。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