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是世界过敏性疾病日,每年我国大约有超过20%的人口受到过敏性疾病的困扰,尤其炎炎夏季更是过敏性疾病的高发期。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皮肤科专家杜阳带您了解常见的过敏原及如何避免过敏原的侵袭,保护我们的肌肤健康。下面跟大家讲讲常见的过敏原有哪些?
一、吸入性过敏原
吸入性过敏原是指飘浮在空气中,通过呼吸进入人体并引发过敏反应的微小颗粒。常见类型包括:
花粉:来自树木、草类、杂草,具有季节性;
尘螨:栖息于床褥、地毯、家具,是室内全年性过敏原;
霉菌孢子:存在于潮湿环境(浴室、地下室、腐烂植被),室内外均可致病;
宠物皮屑:来自猫、狗等宠物的皮肤碎屑和唾液蛋白,易附着于环境;
其他:如蟑螂排泄物等。
临床表现:过敏性鼻炎(喷嚏、流涕)、支气管哮喘(喘息、胸闷)、过敏性结膜炎(眼痒、红肿)等。
二、接触性过敏原
接触性过敏原是指通过皮肤或黏膜接触引发过敏的物质。包括:镍、化妆品(香料、防腐剂)、染发剂、橡胶制品等。
临床表现:接触部位红斑、丘疹、水疱、瘙痒,严重时可泛发全身。
三、食入性过敏原
食入性过敏原是指经口摄入后引起过敏的食物或添加剂。包括:牛奶、鸡蛋、花生、海鲜(虾蟹)、小麦、大豆等。
临床表现:呕吐、腹泻、荨麻疹,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等(喉头水肿、血压下降)。
四、药物性过敏原
药物性过敏原是指作为治疗使用的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在特定个体中引发的异常免疫反应的成分。常见的有抗生素(如青霉素),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等。
主要症状:速发型I型可有荨麻疹、血管性水肿、气喘、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迟发型IV型常见斑丘疹,固定性药疹。
五、其他类过敏原
包括昆虫毒液,紫外线,冷热刺激等物理因素。
总之,过敏原通过不同途径进入机体,触发免疫或非免疫反应,临床表现多样,可以出现皮肤的红斑、丘疹、渗出、糜烂,甚至危及生命。避免接触过敏原是预防的核心,必要时需结合药物治疗(如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或脱敏治疗。让我们享受夏日的同时,保护好我们的肌肤和身体健康才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