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声声,绿意葱茏,夏日正是拥抱山野、亲近自然的好时节。然而,随着气温升高,一种悄无声息的“隐形杀手”也进入活跃期——蜱虫正大量出没。
一、蜱虫咬伤会导致那些疾病
“蜱虫可不是普通的小虫子,它就像一个‘移动病毒库’。”蜱虫俗称壁虱、牛虱,喜欢寄生在哺乳动物、鸟类和爬行动物体表,在我国农村、山区及植被茂盛的区域广泛分布。一旦被蜱虫叮咬,它可能传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莱姆病等十多种疾病,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二、被蜱虫“盯上”后,身体会发出哪些信号
被蜱虫“盯上”后,局部皮肤通常会出现红肿、疼痛或瘙痒;部分患者还会伴随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若感染莱姆病,皮肤会出现特征性的游走性红斑,甚至引发关节疼痛和神经系统损伤。这些症状容易与普通感冒混淆,需格外警惕。
三、一旦发现蜱虫附着,该如何科学应对
窒息法:厚涂凡士林、液体石蜡或油类覆盖蜱虫,使其缺氧后自行松口(约30分钟), 酒精刺激法: 用棉签蘸酒精反复涂抹蜱虫暴露部位,待其松动后,用尖头镊子夹住口器根部垂直缓慢向上拔除,切记不可生拉硬拽或用火烧,避免蜱虫头部断裂留在体内,增加感染风险;随后用肥皂水和清水反复冲洗伤口,再用酒精或碘伏彻底消毒;最后务必持续观察身体状况,若出现发热、皮疹等异常,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四、如何避免蜱虫咬伤
预防永远是关键。医生建议,进入草丛、树林等蜱虫高发区域时,尽量穿着长袖长裤并扎紧袖口裤脚,喷涂驱避剂;避免直接接触野兔、野鼠等野生动物;回家后仔细检查全身,尤其是腰部、腋窝、腹股沟等皮肤褶皱处。针对莱姆病,特定人群还可通过接种疫苗降低感染风险。
“蜱传病可防可治,但早期识别和规范处理至关重要”。一旦确诊感染,医生将根据病情采取抗感染、对症治疗或抗病毒治疗。患者在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医嘱,切勿自行停药,并定期复查。
夏季,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时,千万不要让蜱虫“钻了空子”。无论是爬山徒步还是田间劳作,做好个人防护、掌握急救知识,才能安心拥抱美好夏日,守护全家人的健康。
专家简介:方志武,副主任医师,现任沈阳急救中心浑南一分中心责任主治医,从事急诊急救工作20年,对院前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