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或家人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一躺下、一翻身、一低头或一抬头,突然感觉天旋地转,像坐过山车,甚至恶心呕吐?别慌!这很可能是“耳石症”在作怪。作为急救医生,见过太多被这种眩晕吓坏的患者。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良性”但让人非常难受的毛病,教您如何初步判断,以及家人该如何帮忙。
一、 什么是耳石症
简单说,就是您内耳里负责感知平衡的“小石子”(医学上叫耳石),本应好好待在“耳石器”(内耳的椭圆囊和球囊)里,结果脱落跑到了不该去的“半规管”(内耳里像小管子一样的结构)里。当您的头位改变时,这些“迷路”的小石子就会在里面滚动,刺激神经,向大脑发送错误的“强烈运动”信号,导致您感觉天旋地转!它的学名叫“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名字很长,但记住“良性”和“位置性”是关键。
二、 耳石症眩晕的典型特点(识别关键)
1、“动头才晕,不动不晕”:这是最核心的特点!眩晕只在特定的头位变化时突然发作,比如:
* 躺下或从床上坐起时。
* 在床上翻身时(尤其是向某一侧)。
* 弯腰低头捡东西。
* 抬头看高处(如晾衣服、换灯泡)。
* 理发店洗头后仰时。
眩晕通常在头位变动后几秒钟内出现,持续一般不超过1分钟。保持姿势不动,眩晕感会逐渐消失或明显减轻。
2、“天旋地转”感:患者感觉周围环境或自身在剧烈旋转、翻滚或倾倒,非常强烈,常伴有明显的恶心,甚至呕吐。
3、“没有其他毛病”,发作时:
* 听力通常是正常的(不会突然耳聋、耳鸣加重)。
* 没有肢体无力、麻木、口齿不清、看东西重影、吞咽困难、严重头痛等(这些是危险信号!)。
* 发作间隙期(不触发特定姿势时)完全正常,走路、站立可能都没问题,或者仅有一点头重脚轻的不稳感。
三、怀疑耳石症,家属可以这样简单处理
1、保持冷静,安抚患者:眩晕感非常可怕,患者会极度恐慌。家属首先要镇定,安慰患者:“别怕,可能是耳朵里的小石头移位了,医生有办法治,我们先稳一下。”
2、防止跌倒和意外:立即扶住患者,或帮助其缓慢、安全地躺下或坐稳在安全的地方(如床边、沙发),避免摔倒磕碰。
3、找到“不晕”的姿势:帮助患者缓慢调整头部位置(动作一定要慢!),找到一个眩晕感最轻或消失的姿势(通常是半卧位或坐直),保持不动休息。不要强行让患者做诱发眩晕的动作去“锻炼”,这会加重痛苦。
4、准备呕吐袋:恶心呕吐很常见,备好袋子或盆在旁边。
5、及时就医。
* 如果没有中风危险信号,且高度怀疑耳石症(动头才晕),可以到耳鼻喉科或神经内科。耳石症的主要治疗方法不是吃药,而是手法复位!医生会根据耳石掉落的半规管位置,通过一系列特定的头位转动操作(如Epley法、Semont法、Barbecue法等),利用重力将“迷路”的耳石引导回它们该待的地方。
* 急诊并非耳石症复位的最佳场所(除非合并其他急症或诊断不明),但如果您在发作时非常难受或无法判断,来急诊排除危险也是必要的。急诊医生会首先排除危及生命的疾病(如中风)。
四、总结给患者和家属
*“动头才晕,不动不晕” + 无危险神经症状 = 高度提示耳石症。
* 眩晕 + 任何口齿不清/手脚无力/面瘫/复视/严重头痛/走路不稳=立即打120!可能是中风!
* 家属:冷静、防摔、找不晕姿势、记录、及时就医(首选耳鼻喉科/神经内科)。
* 耳石症虽不致命,但很痛苦;手法或者机器复位是特效疗法,效果显著。
作者简介:姜秋颖,主任医师,沈阳市健康教育专家,现任沈阳急救中心沈河第二分中心站长。从事院前急救工作20余年,掌握各种急救技能,擅长各种中毒、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各类突发卫生医疗事件现场指挥救援及大型抢救现场外伤病人的急救。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