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大学时代是人生的盛夏,大学是人生最美好的季节,同时,大学生们也面临各种压力,出现各种各样的情绪问题,我们常听见“我EMO了”“我抑郁了”这些感叹,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也在逐渐上升,据调查显示,大约21.48%的大学生可能存在抑郁的风险,45.28%的大学生可能存在焦虑风险。
焦虑抑郁的典型症状可以表现为情绪低落,遇事缺乏信心,无精打采,兴趣索然,常常逃课,不愿与人交流。对生活没有信心,哭泣,甚至出现轻生念头及行为。思维迟缓。上课时精力不集中,自我封闭,缺乏主动性,经常独处,还会有烦躁不安,爱发脾气,对生活过分担心,还可能出现躯体不良症状,比如睡眠障碍,入睡困难或失眠多梦,食欲下降,胸闷气短,头晕,心悸等。
那么,大学生的焦虑抑郁情绪从何而来呢?
1.生理因素:人类大脑前额叶皮质负责理性思维,杏仁核负责管理情绪,而前额叶皮质到25岁才发育完全,因此大学生情绪波动大是可以理解的,另外,脑内的一些神经递质包括五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浓度的变化也会引发焦虑抑郁情绪。
2.升学、就业压力:进入大学,学业压力仍很大,很多学生入学就准备考研,社会竞争激烈,毕业前又面临就业压力,当学业不顺时,很容易丧失信心,一蹶不振。
3.人际关系压力: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较高中阶段更加复杂,需要处理师生,同学,室友等多种关系,加之当代大学生性格比较自我,处理不当很容易出现矛盾,产生敌对,自卑等情绪。
4.情感压力:失恋等情感挫折容易让大学生产生自我怀疑,严重时出现自毁或报复心理。
5.不良的生活习惯:过分沉溺网络,长时间低头刷手机,熬夜,饮食不规律等使人产生不良情绪,甚至“躺平”“摆烂”。
大学生该如何预防焦虑抑郁不良情绪呢:
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不睡懒觉,尽量避免酗酒、暴饮暴食,每天至少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让自己充实起来,不要过分沉溺网络,适当将手机放下,让眼睛和颈椎休息一下。
2.学会正面思考:用积极的思维方式,以乐观的心态看待自己,看待他人,看待生活,学会微笑,积极的接纳自我。
3.合理的疏泄自己的情绪:把烦恼表达出来,比如写日记、写博客,可以向信任的亲人朋友求助,倾诉自己的烦恼。学会放松,适当的做做深呼吸,冥想,还可以听一些舒缓的具有疗愈作用的音乐。
4.沐浴阳光多做运动,据有关的研究证实,阳光是极好的天然抗抑郁药物,而早晨的阳光效果最佳。在阳光照耀下会渐渐找回放松的心情。实践证明,运动是一项自我疗愈的重要手段,运动可以产生内啡肽,也称“快乐激素”,能提高免疫功能,缓解疼痛,提高情绪,产生积极的心理感受。
5.寻求专业的帮助:如果大学生朋友出现了明显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且自己难以排解,应积极的寻求专业的帮助,想要获得正规、专业、细致、有保证的治疗效果,最好尽快向心理医生咨询。
希望广大大学生朋友们要学会关爱自己,了解自己,接纳自己,拥抱阳光,远离焦虑抑郁!让青春绽放!
作者简介:闫凤娟, 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抑郁症治疗中心女病区主任、主任医师、国家级心理治疗师。
从事精神心理临床工作二十余年,沈阳市突发事件卫生应急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发表国家级论文10余篇,曾在北大六院进修学习,承担中国医科大学,沈阳医学院等临床教学工作,擅长抑郁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神经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多次参加认知性心理治疗,家庭治疗等心理疗法系统培训,开展对抑郁症,神经症,青少年及亚健康人群的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