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人数约占全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总数的25%,这就提示我们要对这个疾病引起足够的重视。
对于阿尔茨海默病来讲,除了我们普遍认知的记忆力下降之外,还有一些不典型的症状也可能预示着阿尔茨海默病的出现。9月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月,让我们先看看两个临床上的例子。
例1:“医生,我父亲以前性格特别好,不轻易发脾气,对谁都是温和宽厚,最近1年不知道是怎么了,总是爱生气,还经常骂人,甚至有时候脾气上来了,还摔东西和打人。我怎么也接受不了我父亲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一位无助的年轻男性带着他的父亲,打破了诊室的平静。他的父亲近段时间出现明显的性格改变,从温文尔雅变得古怪挑剔、暴躁易怒,怎么治也不见好转,还好大爷的儿子及时带他来到神经内科诊室就诊。经过问诊查体、化验检查,最终这个患者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
例2:还有一个阿姨的在就诊过程中,一直在说:“我的肩膀上蹲着一只她精心饲养的猴子,并且这只猴子一手拿着香蕉,一手抓着我的头发,你可千万不能给它解开呀,这是我养的猴子,解开绳子它就跑掉了,它跑的可快了!”阿姨的老伴带着阿姨来就诊,说阿姨近半年总有不切实际的幻觉,常常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东西或是听见别人听不见的声音,大爷带着阿姨来了神经内科诊室,最终这位阿姨诊断了阿尔茨海默病。
上述这类例子经常出现在神经内科诊室中,很多患者在出现性格改变、行为异常等不典型症状时,意识不到自己是阿尔茨海默症的表现,所以来医院就诊之前,一部分人吃过药,做过治疗,始终不见好转,兜兜转转才想到阿尔茨海默症这种可能。这期间耽误了很多宝贵的治疗时间,使得病情愈发加重。
对于阿尔茨海默症这种疾病来讲,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是非常关键的,提前预防,出现异常尽早明确病因对症治疗,才能尽可能的延缓病情的进展。那么,我们该从哪些方面预防阿尔茨海默病呢?
1.生活习惯要健康。饮食低盐低油,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保证每日饮水量不低于2000毫升,注意休息,夜间睡眠时长保持在6-8 小时为宜;适当外出活动,避免温差和磕 碰;同时,注意戒烟限酒,放松心态。
2.脑力活动要积极。可以多进行一些促进头脑运动的活动,比如下棋、阅读等,让我们的思维保持活跃。此外,还应该鼓励更多人接受教育,充实思维。
3.慢病防治要坚持。常见的慢性病指标如血压、血糖、血脂、同型半胱氨酸等,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体内环境,导致有害物质沉积,进而增加阿尔茨海默症的患病风险,我们应该规 律用药,长期坚持,监测指标变化,不适及时就医。
“早防早治,守护认知”作为本次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的主题,时刻提醒我们要注意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干预。守护认知,守护褪色的记忆,也就是在守护我们的未来。愿我们都能成为记忆的守护者。
包一贺,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擅长急性脑血管病、阿尔茨海默症等疾病的诊治,对神经感染性疾病、周围神经病等疾病的诊治具有一定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