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沈阳市肛肠医院肛肠外科三病区诊治了一名23岁的小伙子,因为得了肛周脓肿,觉得是小毛病,就自己买了些“消炎药”长期吃。结果脓肿不但没好,反而越来越严重,最后不得不到医院做手术。手术后进行了脓液细菌培养,发现他感染了一种“超级细菌”——多重耐药菌,普通抗生素根本对付不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这与长期不合理用药,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与增殖有关。随后我们对于这个病人严格执行了隔离与院感防控措施,避免交叉传播;精准选用敏感抗生素,联合用药;对局部感染灶及时清创引流,使患者得到了及时、规范的救治。
一、多重耐药菌的病因分析
抗生素滥用导致菌群失衡
患者在未明确致病菌类型药敏结果的情况下,自行长期使用抗生素治疗肛周脓肿。这种行为不仅无法精准杀灭病原体,反而破坏了肛周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导致敏感菌被抑制,耐药菌在药物筛选压力下大量繁殖。随着用药时间延长,细菌通过基因突变或耐药基因传递,逐步演变为多重耐药菌,最终使感染恶化。
疾病特性与治疗延误
肛周脓肿属于深部组织感染,局部易形成缺氧、坏死的微环境,为耐药菌的生存和繁殖提供温床。患者因前期依赖抗生素而延误手术治疗,导致感染灶持续存在,进而增加了耐药菌定植的风险。同时,长期使用抗生素可能削弱机体免疫功能,降低了自身对病原体的清除能力。
二、抗生素合理应用建议
基于病例的用药警示
以本病例为鉴,强调抗生素非“万能药”,普通公众切勿因畏惧手术或追求“快速见效”而自行使用抗生素,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由医生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药物。
按医嘱足量、足疗程使用,避免随意增减剂量或提前停药;针对严重感染或耐药菌,需在药敏指导下联合用药。
加强感染防控措施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出现感染症状时及时就医,避免自行购药。医疗机构对疑似或确诊耐药菌感染患者实施单间隔离或同类患者集中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降低院内交叉感染风险。
来源:沈阳市肛肠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