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及国家关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系列决策部署,近日,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与辽宁省科学技术馆正式签署《医“心”科普服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聚焦“科技助苗行动”核心任务,整合优质科普平台与专业医疗资源,共同探索心理健康服务社会化、普及化的创新模式,为“健康辽宁”建设注入新动能。
签约仪式在辽宁省科学技术馆举行。辽宁省科学技术馆馆长及副馆长与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及院长共同出席仪式并代表双方签署协议。此次合作是双方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战略号召的具体实践,也是落实《辽宁省中小学生“科技助苗行动”实施方案》和《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关键举措,标志着辽沈地区在馆院协同、科普惠民方面迈出了坚实一步。
根据协议,双方将以“专业资源+科普平台”为核心理念,紧扣“科技赋能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要求,着力构建覆盖广泛、服务精准的心理健康科普公益联盟。合作的首个重要载体是共建“童心护航”心理健康科普驿站。辽宁省科学技术馆将提供馆内固定场地并负责基础运营保障,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则负责驿站的软环境建设与专业内容输出,组建高水平专业团队,不定期派遣心理专家驻点开展服务,将其打造为集科普宣传、互动体验、初步评估于一体的前沿阵地。
在合作内容上,双方将联合开展主题化、系列化的心理健康促进公益活动。结合世界精神卫生日、全国科普日及寒暑假等重要节点,共同策划并实施科普讲座、团体心理辅导、亲子互动工作坊等公益项目,内容涵盖情绪管理、压力疏导、亲子沟通、网络使用健康等社会关切领域。此外,双方还将共同开发一系列融入“科技助苗”理念、科学性强的心理健康科普资料,并利用各自宣传平台联合推广,同步关联“科技助苗”行动渠道,显著扩大社会影响力。
为确保合作长效务实,双方将建立常态化沟通与评估机制,指定专门联络部门与联系人,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回顾合作进展,规划下阶段任务,并对项目成效进行跟踪评估,总结经验,优化模式,力争形成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与政策建议,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馆院合作样板工程。
辽宁省科学技术馆馆长表示,此次合作是科技场馆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参与社会心理治理的积极探索。通过与专业医疗机构的深度携手,能够将权威、科学的心理健康知识以更生动、更贴近的方式传递给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这是科普工作服务民生、服务大局的体现。
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表示,市精卫将凝聚专家共识与专业能力全面投入此次战略合作,与省科技馆协同推进优质心理健康资源下沉、履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医院也将不断致力于提升服务内容的科学性、规范性与专业性,严守伦理规范,与省科技馆一道,将合作项目做实、做深、做优,共同守护好儿童青少年的心灵家园,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