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值流感高发季节,人群密集的校园环境容易造成病毒传播。为保障师生健康,确保教学秩序,卫生专家提醒,预防流感应牢记“三件套”:接种疫苗、勤通风、勤洗手。
一、主动接种疫苗——构筑免疫屏障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疫苗能显著降低感染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年龄在6月龄及以上所有无禁忌症的人群,尤其是学生、教师等重点人群,应在流感季来临前(通常为9-10月)主动接种疫苗,为整个学年提供及时的保护。
二、保持空气流通——稀释环境病毒
教室、宿舍等密闭场所是病毒传播的高风险区。每天应定时开窗通风,每日至少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形成空气对流,可有效降低室内病原体的浓度,减少感染机会。即使在天气转凉时,也应保持短时、多次的通风习惯。
三、做好手部卫生——切断传播途径
手是接触病毒并传播至口、鼻、眼的主要媒介。养成勤洗手的良好习惯至关重要。应使用流动水和肥皂(或洗手液)采用“七步洗手法”彻底清洁,尤其在餐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不便洗手时,可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清洁。
除了这“三件套”外,在日常生活中还需注意保持社交距离、遵守咳嗽礼仪(用纸巾或手肘遮挡)、保证充足睡眠和均衡营养以增强自身免疫力。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流感样症状,应佩戴口罩并及时就医,居家休息,避免带病上学。
让我们从自身做起,用好健康“三件套”,科学防护,共同守护健康课堂。
作者简介:彭志勇,沈阳急救中心浑南第一分中心主治医师。毕业于沈阳医学院,从事院前急救工作10余年,对于创伤所致危及生命的多发伤,张力性气胸,急性脑血管病,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左心衰,气管异物,各种原因引起的抽搐及小儿高热惊厥等治疗,有着丰富的救治经验和处置技能。